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刑法论文--分则论文

医疗事故罪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0页
引言第10-11页
第一章 概述第11-23页
 第一节 医疗事故罪的罪名设定的科学性第11-15页
  一、本罪罪名应界定为医疗责任事故罪第11-14页
   (一) “医疗责任事故罪”的罪名更具合法性第11-13页
   (二) “医疗责任事故罪”的罪名与整个刑法分则罪名更具一致性第13页
   (三) 从本罪的犯罪构成上看不必加上“重大”二字第13-14页
  二、医疗技术事故与医疗事故罪的关系第14-15页
 第二节 中外医疗事故犯罪立法变迁及其比较分析第15-23页
  一、我国医疗事故犯罪立法简介第15-19页
   (一) 我国古代有关医疗事故犯罪立法实践第15-16页
   (二) 我国近代有关医疗事故犯罪立法实践第16页
   (三) 我国当代医疗事故犯罪立法实践第16-17页
   (四) 我国台湾地区医疗事故犯罪立法实践第17-19页
  二、国外医疗事故犯罪立法简介第19-21页
   (一) 国外古代有关医疗事故立法实践第19页
   (二) 国外当代有关医疗事故犯罪立法实践第19-21页
  三、中外刑法关于医疗过失犯罪刑事责任的比较分析第21-23页
第二章 医疗事故罪认定过程中的主要问题第23-52页
 第一节 医疗事故罪客观方面的认定第23-37页
  一、医疗事故罪危害行为的认定第23-30页
   (一) 医疗行为的认定第23-26页
   (二) 医疗事故危害行为的认定第26-30页
  二、医疗事故罪危害结果的认定第30-33页
   (一) 死亡的认定第30页
   (二) 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的认定第30-33页
  三、医疗事故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第33-37页
   (一) 疫学的因果关系第34-36页
   (二) 事故参与度理论第36-37页
 第二节 医疗事故罪犯罪主体的认定第37-44页
  一、关于自然人主体的认定第38-42页
  二、医疗单位应当成为医疗事故罪的单位犯罪主体第42-44页
 第三节 医疗事故罪主观方面的认定第44-52页
  一、注意义务的根据第46页
  二、注意义务的限制第46-52页
   (一) 可容许的危险第46-48页
   (二) 信赖原则第48-50页
   (三) 期待可能性第50-52页
第三章 医疗事故罪的法定刑配置及其完善第52-61页
 第一节 医疗事故罪刑罚种类单一第52-55页
  一、医疗事故罪席应当增加罚金刑第52-54页
  二、设立资格刑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值得商榷第54-55页
 第二节 医疗事故罪不必提高法定最高刑第55-61页
参考文献第61-65页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65-66页
后记第66-67页

论文共3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论家庭暴力的刑法规制
下一篇:渎职罪主体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