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VA在我国商业银行的应用研究
| 中文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0页 |
| 1 引言 | 第10-13页 |
| ·问题的提出 | 第10-11页 |
| ·我国银行业改革芳心未艾 | 第10-11页 |
| ·绩效管理是经营机制的核心 | 第11页 |
| ·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11-13页 |
| 2 EVA理论及文献综述 | 第13-22页 |
| ·EVA的理论实质 | 第13-17页 |
| ·推动EVA的四大因素 | 第13-15页 |
| ·EVA的价值管理体系 | 第15-17页 |
| ·研究文献综述 | 第17-20页 |
| ·适用性研究 | 第18页 |
| ·绩效考评研究 | 第18-20页 |
| ·其他方面研究 | 第20页 |
| ·具体实践综述 | 第20-22页 |
| ·概述 | 第20-21页 |
| ·建设银行的EVA之路 | 第21-22页 |
| 3 银行业的EVA模型分析 | 第22-34页 |
| ·传统EVA的计算与会计调整 | 第22-25页 |
| ·EVA计算公式 | 第22页 |
| ·计算EVA的会计调整 | 第22-24页 |
| ·资本成本率的计算模型 | 第24-25页 |
| ·银行经济资本 | 第25-30页 |
| ·经济资本的内涵与作用 | 第25-28页 |
| ·经济资本的计量与分配 | 第28-30页 |
| ·风险调整的EVA模型 | 第30-34页 |
| ·风险调整的EVA模型的建立 | 第31页 |
| ·我国商业银行EVA模型实证分析 | 第31-33页 |
| ·经济资本引入银行EVA的优点 | 第33-34页 |
| 4 基于EVA的商业银行绩效评价 | 第34-45页 |
| ·实施EVA绩效考评的必要性 | 第34-38页 |
| ·当前绩效考评体系的弊端 | 第34-35页 |
| ·EVA绩效考评的可行性分析 | 第35-37页 |
| ·EVA绩效考评的作用 | 第37-38页 |
| ·EVA绩效考评层次的确定 | 第38-41页 |
| ·组织层次设定的基本框架 | 第38-39页 |
| ·责任中心划分及成本确认 | 第39-40页 |
| ·内部转移价格的确定 | 第40-41页 |
| ·各组织层次的绩效计量 | 第41-45页 |
| ·总行绩效考评 | 第42页 |
| ·分行绩效考评 | 第42-43页 |
| ·部门绩效考评 | 第43页 |
| ·产品绩效考评 | 第43-45页 |
| 5 EVA方法在商业银行的其他应用 | 第45-51页 |
| ·基于EVA的银行激励机制 | 第45-46页 |
| ·实施方案 | 第45-46页 |
| ·审慎推进EVA激励机制 | 第46页 |
| ·基于EVA的其他管理应用 | 第46-49页 |
| ·以EVA改善不良资产处置效果 | 第46-47页 |
| ·基于EVA的贷款定价 | 第47-49页 |
| ·培育以EVA为核心的公司理念 | 第49-51页 |
| ·国有商业银行文化理念存在弊端 | 第49页 |
| ·构建以EVA为核心的价值观 | 第49-51页 |
| 6 结论 | 第51-54页 |
| (1)应用方向不变 | 第51页 |
| (2)使用范围变宽 | 第51-52页 |
| (3)考评结果更准 | 第52页 |
| (4)与其他管理技术不断融合 | 第52页 |
| (5)功能发挥更全 | 第52-54页 |
| 参考文献 | 第54-57页 |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