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1页 |
1 引言 | 第11-15页 |
·研究背景 | 第11-14页 |
·铁路综合数字移动通信系统(GSM-R) | 第11-12页 |
·位置管理 | 第12-14页 |
·研究意义 | 第14页 |
·论文的组织结构及主要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2 移动通信系统中的位置管理 | 第15-26页 |
·位置管理简介 | 第15-18页 |
·位置管理的发展历程 | 第15-16页 |
·位置管理的内容 | 第16-17页 |
·位置管理要素的权衡 | 第17-18页 |
·常见的位置数据库结构及其布置 | 第18-21页 |
·两层数据库结构 | 第18-19页 |
·树型数据库结构 | 第19-20页 |
·中心数据库结构 | 第20-21页 |
·位置数据库的布置 | 第21页 |
·位置管理的方法 | 第21-25页 |
·当前通常的位置管理方法 | 第21-22页 |
·当前通常的位置管理方法存在的问题 | 第22-23页 |
·未来移动通信系统中的位置管理方法 | 第23-25页 |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3 位置更新的研究 | 第26-32页 |
·位置更新的基本原理 | 第26-27页 |
·正常位置更新 | 第26-27页 |
·周期性位置更新 | 第27页 |
·混和位置更新 | 第27页 |
·位置更新方案的研究 | 第27-29页 |
·静态位置更新方案 | 第28页 |
·动态位置更新方案 | 第28-29页 |
·位置区的设计原则 | 第29-31页 |
·位置区边界的划分原则 | 第29-30页 |
·根据用户特点设置最优化位置区 | 第30-31页 |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4 寻呼的研究 | 第32-40页 |
·寻呼的基本原理 | 第32-36页 |
·寻呼的基本程序 | 第32-33页 |
·寻呼的相关信道 | 第33-34页 |
·寻呼的方式 | 第34-35页 |
·影响寻呼成功率的主要因素 | 第35-36页 |
·寻呼的主要策略 | 第36-39页 |
·地毯式寻呼 | 第36页 |
·选择式寻呼 | 第36-37页 |
·环形寻呼 | 第37-38页 |
·扇形寻呼 | 第38-39页 |
·直线寻呼 | 第39页 |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5 GSM-R系统的组位置管理策略 | 第40-64页 |
·组位置管理概念的引入 | 第40-41页 |
·组位置管理策略的基本思想 | 第41-42页 |
·基本思想 | 第41-42页 |
·组信令与组内信令 | 第42页 |
·组规模的选择 | 第42页 |
·基于 GID和 VVLR的组位置管理方案 | 第42-58页 |
·新增的概念和实体 | 第43-44页 |
·基于 GID和 VVLR的组位置管理方案的主要程序 | 第44-50页 |
·仿真和结果分析 | 第50-56页 |
·如何在 GSM-R系统中实现 | 第56页 |
·基于GID和 VVLR的组位置管理的改进方案 | 第56-58页 |
·基于自组织网的组位置管理方案 | 第58-61页 |
·基本思想 | 第58-59页 |
·基于自组织网的组位置管理方案的主要程序 | 第59-60页 |
·如何在 GSM-R系统中实现 | 第60-61页 |
·两种组位置管理方案的对比分析 | 第61-62页 |
·对现有GSM-R系统的修改程度 | 第61页 |
·中继节点的功能 | 第61页 |
·是否需要组位置寄存器 | 第61-62页 |
·需要进一步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 第62页 |
·对现有 GSM-R系统采用组位置管理策略的建议 | 第62页 |
·本章小结 | 第62-64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64-66页 |
·全文总结 | 第64-65页 |
·未来展望 | 第65-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68页 |
作者简历 | 第68-70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