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史记评林》看明代学者的《史记》研究
|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7页 |
| 绪论 | 第7-11页 |
| 一、论文的选题依据 | 第7-8页 |
| 二、研究现状 | 第8-10页 |
| (一) 对明代学者《史记》研究的整体研究 | 第8页 |
| (二) 对明代学者《史记》研究的个案研究 | 第8-10页 |
| 三、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第10页 |
| 四、论文结构 | 第10-11页 |
| 第一章 《史记评林》概论 | 第11-16页 |
| 一、明代《史记》研究概况 | 第11-12页 |
| 二、凌稚隆与《史记评林》的成书 | 第12-13页 |
| 三、《史记评林》的内容及编撰体例 | 第13-16页 |
| 第二章 文学评论 | 第16-24页 |
| 一、旁批 | 第16-18页 |
| 二、上栏之评 | 第18-24页 |
| (一) 注重篇章结构,揭示伏笔 | 第18-19页 |
| (二) 讲究字法,重视语言艺术 | 第19-20页 |
| (三) 点出叙事技巧,玩读关键语句 | 第20-21页 |
| (四) 对叙事效果"如在目前"的审美追求 | 第21-22页 |
| (五) 注重文段分析 | 第22-24页 |
| 第三章 史学评论 | 第24-35页 |
| 一、评《史记》书法 | 第24-26页 |
| 二、评历史人物 | 第26-30页 |
| (一) 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评价历史人物 | 第26-28页 |
| (二) 善于通过比较得出真知灼见 | 第28-30页 |
| 三、评历史事件 | 第30-35页 |
| (一) 对秦始皇废分封行郡县一事的评价 | 第30-32页 |
| (二) 对焚书坑儒一事的评价 | 第32-33页 |
| (三) 对完璧归赵一事的评价 | 第33-35页 |
| 第四章 考证《史记》 | 第35-42页 |
| 一、史实考证 | 第35-39页 |
| (一) 考证史事 | 第35-37页 |
| (二) 考证时间、人名、地名 | 第37-39页 |
| 二、旧注纠补 | 第39-40页 |
| 三、文字名物考释 | 第40-42页 |
| 结语 | 第42-43页 |
| 参考文献 | 第43-46页 |
| 致谢 | 第46-47页 |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