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7-11页 |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7-9页 |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9-10页 |
·论文的组织结构 | 第10页 |
·本章小结 | 第10-11页 |
第2章 Zero-day攻击多态蠕虫及其自动检测 | 第11-33页 |
·网络蠕虫概述 | 第11-16页 |
·蠕虫定义 | 第11页 |
·蠕虫与病毒的区别 | 第11-12页 |
·蠕虫的基本结构 | 第12-14页 |
·蠕虫的工作方式 | 第14-15页 |
·蠕虫的行为特征 | 第15-16页 |
·Zero-day攻击多态蠕虫 | 第16-24页 |
·漏洞 | 第16-19页 |
·Zero-day漏洞 | 第19-20页 |
·Zero-day攻击原理 | 第20-21页 |
·Zero-day攻击多态蠕虫 | 第21-22页 |
·代码混淆技术 | 第22-24页 |
·多态shellcode技术 | 第24-27页 |
·shellcode简介 | 第24页 |
·多态shellcode设计 | 第24-27页 |
·Zero-day攻击多态蠕虫自动检测 | 第27-31页 |
·基于网络流过滤的自动检测 | 第27-29页 |
·基于模拟执行的自动检测 | 第29-30页 |
·其他Zero-day漏洞利用的检测方法 | 第30-31页 |
·本章小结 | 第31-33页 |
第3章 Zero-day攻击多态蠕虫检测系统设计与实现 | 第33-47页 |
·系统总体设计 | 第33-34页 |
·Argos捕获系统 | 第34-38页 |
·蜜罐技术概述 | 第34-35页 |
·Argos概述 | 第35-36页 |
·Argos检测依据 | 第36-37页 |
·Argos过滤系统工作流程 | 第37-38页 |
·Bayes过滤系统 | 第38-41页 |
·Bayes方法概述 | 第38-40页 |
·Zero-day攻击多态蠕虫的Bayes检测算法 | 第40-41页 |
·特征提取系统 | 第41-45页 |
·NLA算法原理 | 第42-44页 |
·NLA算法实例 | 第44-45页 |
·本章小结 | 第45-47页 |
第4章 实验验证及性能分析 | 第47-51页 |
·实验环境 | 第47页 |
·实验用例 | 第47-48页 |
·实验过程及分析 | 第48-50页 |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1-53页 |
·总结 | 第51-52页 |
·展望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7页 |
致谢 | 第57-5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