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缩写与略语 | 第1-7页 |
| 中文摘要 | 第7-10页 |
| 英文摘要 | 第10-14页 |
| 前言 | 第14-17页 |
| 实验材料 | 第17-19页 |
| 1. 实验动物 | 第17页 |
| 2. 主要药品及试剂 | 第17页 |
| 3. 主要仪器设备 | 第17-19页 |
| 实验方法 | 第19-24页 |
| 1、帕金森大鼠模型的建立 | 第19页 |
| 2、帕金森模型大鼠旋转行为测定 | 第19-20页 |
| 3、全身僵直实验 | 第20页 |
| 4、转杆实验 | 第20-21页 |
| 5、自主活动实验 | 第21页 |
| 6、光学显微镜检查 | 第21页 |
| 7、高效液相色谱电化学检测法测定单胺递质含量 | 第21-22页 |
| 8、RT-PCR实验 | 第22-23页 |
| 9、数据分析与统计学处理 | 第23-24页 |
| 实验结果 | 第24-46页 |
| 第一部分 失敏态脑N受体与帕金森氏病关系的研究 | 第24-41页 |
| 第一章 失敏态脑N受体对帕金森大鼠旋转行为的影响 | 第24-32页 |
| 1、激动态脑N受体对帕金森大鼠旋转行为的影响 | 第25页 |
| 2、急性失敏态脑N受体对帕金森大鼠旋转行为的影响 | 第25页 |
| 3、亚急性失敏态脑N受体对帕金森大鼠旋转行为的影响 | 第25-26页 |
| 4、慢性失敏态脑N受体对帕金森大鼠旋转行为的影响 | 第26-28页 |
| 5、N受体拮抗剂美加明对帕金森大鼠旋转行为的影响 | 第28-30页 |
| 6、N受体拮抗剂美加明对失敏态脑N受体改善帕金森大鼠行为学作用的影响 | 第30-31页 |
| 结语 | 第31-32页 |
| 第二章 慢性失敏态脑N受体对帕金森大鼠多巴胺系统的影响 | 第32-41页 |
| 1、反复给予烟碱诱导脑N受体慢性失敏时帕金森大鼠纹状体多巴胺及其代谢产物含量的变化 | 第32-35页 |
| 2、反复给予烟碱诱导脑N受体慢性失敏时帕金森大鼠纹状体多巴胺更新率的变化 | 第35-36页 |
| 3、反复给予烟碱诱导脑N受体慢性失敏时帕金森大鼠纹状体多巴胺D_1受体基因表达的变化 | 第36页 |
| 4、反复给予烟碱诱导脑N受体慢性失敏时帕金森大鼠纹状体多巴胺D_2受体基因表达的变化 | 第36-37页 |
| 5、反复给予烟碱诱导脑N受体慢性失敏时帕金森大鼠纹状体单胺氧化酶B基因表达的变化 | 第37-38页 |
| 6、反复给予烟碱诱导脑N受体慢性失敏时帕金森大鼠黑质部位病理变化 | 第38-40页 |
| 结语 | 第40-41页 |
| 第二部分 胆碱受体阻断剂宾赛克嗪抗帕金森氏病的研究 | 第41-46页 |
| 1、宾赛克嗪对氟哌啶醇所致小鼠运动减少的作用 | 第41-42页 |
| 2、宾赛克嗪对氟哌啶醇所致大鼠转杆操作能力降低的作用 | 第42-43页 |
| 3、宾赛克嗪对氟哌啶醇所致僵住症的作用 | 第43-45页 |
| 结语 | 第45-46页 |
| 讨论 | 第46-52页 |
| 1、失敏态脑N受体对帕金森大鼠行为缺陷的改善作用 | 第46-48页 |
| 2、失敏态脑N受体对帕金森大鼠多巴胺系统的影响 | 第48-50页 |
| 3、宾赛克嗪对帕金森动物模型行为缺陷的影响 | 第50-52页 |
| 全文总结 | 第52-53页 |
| 参考文献 | 第53-58页 |
| 文献综述 | 第58-70页 |
| 发表论文 | 第70-75页 |
| 个人简历 | 第75-76页 |
| 致谢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