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 | 第1-8页 |
引言 | 第8-10页 |
第一部分 胎儿的概念及完善胎儿利益民事法律保护制度的必要性 | 第10-13页 |
一、胎儿的概念 | 第10-11页 |
二、完善胎儿利益民事法律保护制度的必要性 | 第11-13页 |
第二部分 当前胎儿利益民事法律保护制度的主要学说及相关立法 | 第13-19页 |
一、“权利能力”学说 | 第13-15页 |
1、总括的保护主义、个别的保护主义及绝对主义三种立法规定 | 第14-15页 |
2、附解除条件说和附停止条件说 | 第15页 |
二、“法益”学说 | 第15-17页 |
三、两种学说比较分析 | 第17-18页 |
四、笔者观点 | 第18-19页 |
第三部分 胎儿利益保护的学理探讨 | 第19-23页 |
一、民事权利能力制度的本质 | 第19-20页 |
二、胎儿享有民事权利能力 | 第20-23页 |
第四部分 我国民事立法及实践对胎儿保护的现状 | 第23-28页 |
一、我国民事立法对胎儿保护的现状 | 第23-24页 |
二、我国司法实践对胎儿利益保护的案例分析 | 第24-28页 |
1、无锡市胎儿利益保护案 | 第24-25页 |
2、泸州市胎儿利益保护案 | 第25-26页 |
3、我国司法实践对胎儿利益保护情况的主要特点 | 第26-28页 |
第五部分 完善胎儿利益民事法律保护制度的建议 | 第28-36页 |
一、民事法律确认胎儿特定事项的民事权利能力 | 第28页 |
二、胎儿利益受保护的范围 | 第28-32页 |
1、健康权 | 第29-30页 |
2、财产继承权 | 第30页 |
3、受遗赠权 | 第30-31页 |
4、受抚养权 | 第31页 |
5、依合同受益权 | 第31-32页 |
6、程序法上作为诉讼主体的权利 | 第32页 |
三、对侵害胎儿权利的民法救济 | 第32-34页 |
1、继承权、受抚养权、受遗赠权、依合同受益权、健康权的保护阶段 | 第32页 |
2、构成侵害胎儿民事权利的主体 | 第32-33页 |
3、侵害胎儿权利的法定构成要件 | 第33页 |
4、胎儿损害赔偿请求权的行使规则 | 第33页 |
5、侵权民事责任的形式 | 第33-34页 |
四、几个特殊问题的思考 | 第34-36页 |
1、胎儿是否享有生命权问题 | 第34页 |
2、“不当出生”之诉是否受法律保护问题 | 第34-35页 |
3、父母能否成为胎儿的侵权行为人问题 | 第35-36页 |
结论 | 第36-38页 |
参考书目 | 第3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