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煤系地层大跨度隧道围岩稳定性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1 绪论 | 第10-15页 |
·问题的提出和研究意义 | 第10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大断面公路隧道围岩稳定性分析现状 | 第10-12页 |
·高速公路穿煤隧道工程研究现状与发展 | 第12-13页 |
·隧道围岩稳定判定性 | 第13页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3-15页 |
2 环山坪隧道工程概况 | 第15-24页 |
·环山坪隧道工程概况 | 第15-16页 |
·隧道工程地质条件 | 第16-18页 |
·地形地貌 | 第16页 |
·地层岩性 | 第16页 |
·地质构造 | 第16-18页 |
·水文地质 | 第18页 |
·隧道主要工程地质问题 | 第18-19页 |
·煤层及采空区 | 第18-19页 |
·煤层瓦斯 | 第19页 |
·隧道围岩特征与围岩分级 | 第19-20页 |
·岩石物理力学性质 | 第19-20页 |
·围岩分类 | 第20页 |
·洞身段工程地质评价 | 第20-22页 |
·围岩稳定性 | 第20-22页 |
·洞身其他地质问题 | 第22页 |
·本章小结 | 第22-24页 |
3 大跨度穿煤隧道岩体力学理论 | 第24-39页 |
·大跨(大断面)隧道的基本划分 | 第24页 |
·大跨度隧道的施工力学理论 | 第24-32页 |
·圆形洞室的应力分布特征 | 第25-27页 |
·椭圆形洞室的应力分布特征 | 第27-28页 |
·卵形隧道开挖力学情况 | 第28-32页 |
·穿煤隧道力学及变形稳定性分析 | 第32-37页 |
·高速公路穿煤隧道保护 | 第32页 |
·煤岩的力学特性及蠕变特性 | 第32-37页 |
·高速公路穿煤隧道特点及工程地质工作模式 | 第37页 |
·本章小结 | 第37-39页 |
4 大跨度隧道穿煤段围岩应力分布的有限元模拟 | 第39-49页 |
·围岩应力场的形成 | 第39-43页 |
·原岩应力场 | 第39-40页 |
·围岩的弹塑性应力分布 | 第40-43页 |
·3D-σ有限元分析软件简介 | 第43页 |
·典型断面有限元模拟计算 | 第43-48页 |
·三维数值分析模型的建立 | 第43-45页 |
·三维数值分析模型的计算 | 第45-47页 |
·三维数值模型分析 | 第47-48页 |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5 大跨度隧道穿煤段围岩稳定性分析 | 第49-65页 |
·隧道围岩监控量测 | 第49-51页 |
·隧道围岩量测与监控的原理 | 第49页 |
·隧道围岩量测与监控的目的 | 第49-50页 |
·隧道围岩量测的项目与方法 | 第50页 |
·典型地质断面量测结果及分析 | 第50-51页 |
·环山坪隧道穿煤地层段实测结果分析 | 第51-58页 |
·内空收敛量测数据分析 | 第52-54页 |
·初次衬砌喷混凝土层内应力量测 | 第54-55页 |
·锚杆应力量测目的 | 第55-58页 |
·以隧道围岩位移为判据的隧道围岩稳定性分析 | 第58-63页 |
·隧道围岩位移时序曲线类型 | 第58-60页 |
·Ⅱ型位移时序曲线的特征 | 第60-63页 |
·根据变形时间判断围岩的稳定性 | 第63页 |
·本章小结 | 第63-65页 |
6 结论与建议 | 第65-67页 |
·结论 | 第65-66页 |
·建议 | 第66-67页 |
致谢 | 第67-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1页 |
附录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