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保护管理论文--环境规划与环境管理论文--区域环境规划与管理论文

多时空尺度视野下的生态补偿理论与应用研究

摘要第1-3页
ABSTRACT第3-5页
中文文摘第5-12页
CONTENTS第12-14页
第1章 绪论第14-32页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14-15页
     ·研究缘起第14-15页
     ·研究意义第15页
   ·国内外研究进展评述第15-28页
     ·国外研究进展第15-20页
     ·国内研究进展第20-26页
     ·福建省相关研究情况第26-27页
     ·本领域研究现状总体评述第27-28页
   ·研究内容与研究框架第28-30页
     ·研究目标第28页
     ·研究内容第28-29页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第29-30页
   ·本章小结第30-32页
第2章 生态补偿概念的分析与界定第32-45页
   ·相关概念的解析第32-35页
     ·生态系统和生态功能第32页
     ·生态效益与生态价值第32-33页
     ·生态系统服务第33-35页
  2 1.4 补偿与赔偿、补助、补贴的区别第35页
   ·生态补偿概念的内涵第35-43页
     ·内涵第35-39页
     ·生态补偿的主要类型第39-43页
   ·本文对其他概念界定的说明第43-44页
     ·关于资源、环境、生态等概念第43页
     ·关于制度、产权等概念第43-44页
   ·本章小结第44-45页
第3章 生态补偿的理论基础第45-59页
   ·地理学人地关系理论第45-47页
     ·理论内涵和研究趋势第45页
     ·人地关系研究范式第45-46页
     ·与生态补偿关系第46-47页
   ·可持续发展理论第47-48页
     ·理论内涵和理解分歧第47页
     ·与生态补偿关系第47-48页
   ·相关经济学理论第48-54页
     ·外部性理论第48-50页
     ·公共产品理论第50-52页
     ·生态资本理论第52-54页
   ·区域分异和区域关联理论第54-56页
     ·理论内涵第54-55页
     ·区域关联与生态补偿第55-56页
   ·环境公平与正义理论第56-58页
     ·环境正义的实质内涵和意义第56-57页
     ·我国的环境正义问题第57页
     ·环境正义与生态补偿第57-58页
   ·本章小结第58-59页
第4章 生态补偿基本理论的解析与建构第59-92页
   ·生态补偿的主体和客体研究第59-65页
     ·确定补偿主客体的重要性和复杂性第59-62页
     ·我国资源产权制度演变与生态补偿主体变迁考察第62-63页
     ·国外研究动态评析第63-65页
   ·生态补偿机制和模式研究第65-75页
     ·补偿机制的内涵和类型第65-68页
     ·同一补偿机制的国内外比较和案例分析第68-75页
   ·生态补偿数额和资金来源的研究第75-86页
     ·补偿数额依据的研究现状评析第76-77页
     ·本文的看法和思路第77-83页
     ·补偿资金来源问题第83-86页
   ·生态补偿中的时空尺度问题第86-91页
     ·生态系统管理中的时空尺度第87-89页
     ·时空尺度与补偿主客体第89页
     ·时空尺度与补偿模式第89-90页
     ·时空尺度与补偿标准第90-91页
   ·本章小结第91-92页
第5章 时间维度上的生态补偿问题研究第92-113页
   ·引言第92页
   ·资源环境对福建经济发展的贡献分析第92-98页
     ·历史和现状考察第92-94页
     ·资源环境对福建经济发展贡献的实证分析第94-98页
   ·福建省经济发展的资源环境代价及变化趋势分析第98-107页
     ·已有资源环境代价估算成果分析及本文研究方法第98-99页
     ·基于EKC曲线的福建省资源环境变化趋势分析第99-107页
   ·区域生态建设中的生态补偿问题研究第107-112页
     ·福建生态建设目标第108-110页
     ·人地生态补偿的时机选择和合理力度探讨第110-112页
     ·生态建设投入的机制和模式探讨第112页
   ·本章小结第112-113页
第6章 空间维度上的生态补偿研究第113-139页
   ·引言第113-114页
     ·内涵和意义第113-114页
     ·研究目标和思路第114页
   ·空间维度生态补偿的自然和人文基础第114-118页
     ·自然环境的空间差异和空间关联第114-116页
     ·人类活动的空间差异和空间关联第116-118页
   ·生态服务的空间关系特征和空间维度生态补偿机理第118-133页
     ·生态服务空间关系特征及空间冲突原因第118-122页
     ·空间维度生态补偿机理:以土地利用为例第122-133页
   ·福建省生态补偿实践评价和制度创新探讨第133-138页
     ·现有生态补偿实践及评价第133-136页
     ·基于多尺度视野的生态补偿机制设计第136-138页
   ·本章小结第138-139页
第7章 长汀县水土保持生态补偿机制研究第139-164页
   ·引言第139-141页
     ·选择缘由第139页
     ·研究内容和方法概述第139-140页
     ·研究区概况第140-141页
   ·治理历史回顾和水土流失机制探析第141-146页
     ·治理历史回顾第141-143页
     ·流失机制分析第143-146页
   ·近6年来“为民办实事项目”实施效果评价第146-152页
     ·实施过程和治理技术模式第146-148页
     ·实施效果及评价第148-152页
   ·水土保持生态补偿的机制分析第152-163页
     ·人际补偿机制方面的分析第152-157页
     ·人地补偿机制方面的分析第157-161页
     ·结论和讨论第161-163页
   ·本章小结第163-164页
第8章 结论第164-169页
   ·结论第164-165页
   ·创新点第165-166页
   ·讨论与展望第166-169页
附录1第169-170页
附录2第170-172页
参考文献第172-182页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第182-183页
致谢第183-184页
个人简历第184-185页

论文共18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胭脂萝卜红色素形成的动态分析与提取方法及稳定性研究
下一篇:胡约翰与福建安立甘会研究:1862-1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