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视野下的刑事辨认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引言 | 第10-12页 |
第一章 刑事辨认的基本理论 | 第12-20页 |
·刑事辨认的概念及分类 | 第12-14页 |
·刑事辨认的概念 | 第12-13页 |
·刑事辨认的分类 | 第13-14页 |
·刑事辨认的程序规则 | 第14-16页 |
·混杂辨认规则 | 第14-15页 |
·告知和说明规则 | 第15页 |
·禁止暗示规则 | 第15-16页 |
·分别辨认规则 | 第16页 |
·保密规则 | 第16页 |
·刑事辨认的哲学基础和心理学基础 | 第16-20页 |
·刑事辨认的哲学基础 | 第16-17页 |
·刑事辨认的心理学基础 | 第17-20页 |
第二章 世界主要国家刑事辨认考察 | 第20-28页 |
·英美法系国家刑事辨认程序考察 | 第20-24页 |
·英国刑事辨认程序 | 第20-22页 |
·美国刑事辨认程序 | 第22-24页 |
·大陆法系国家刑事辨认程序考察 | 第24-25页 |
·俄罗斯刑事辨认程序 | 第24页 |
·意大利刑事辨认程序 | 第24-25页 |
·国外刑事辨认程序对我国的启示 | 第25-28页 |
第三章 我国刑事辨认程序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第28-36页 |
·我国刑事辨认程序的立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第28-32页 |
·刑事辨认相关法律规定不一致 | 第28-29页 |
·刑事辨认的启动程序具有较大的任意性 | 第29-30页 |
·刑事辨认实施程序不完善 | 第30-31页 |
·被辨认人的权利保障缺失 | 第31-32页 |
·我国刑事辨认程序的司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第32-36页 |
·法律规定未严格执行 | 第32-33页 |
·暗示性的辨认程序时有发生 | 第33-34页 |
·辨认方式的选择不够科学 | 第34页 |
·辨认笔录制作随意性较大 | 第34-36页 |
第四章 我国刑事辨认程序规制的构想 | 第36-50页 |
·我国刑事辨认程序规制的总体目标 | 第36-39页 |
·我国刑事辨认中程序规制的具体构想 | 第39-50页 |
·明确刑事辨认的法定侦查地位 | 第39-40页 |
·建立我国刑事辨认启动程序的审查机制 | 第40-41页 |
·完善刑事辨认实施程序 | 第41-44页 |
·建立犯罪嫌疑人的权利保障机制 | 第44-50页 |
结语 | 第50-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6页 |
致谢 | 第56-58页 |
附录 | 第58-60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60-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