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7-28页 |
·选题背景与意义 | 第17-19页 |
·文献综述 | 第19-24页 |
·资产证券化的基本原理研究 | 第19-21页 |
·资产证券化的会计、税收和法律等专题研究 | 第21-22页 |
·资产证券化的品种设计、风险预测、产品定价和证券资产组合管理等研究 | 第22-23页 |
·资产证券化信用增级问题研究 | 第23-24页 |
·研究内容 | 第24-28页 |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4-26页 |
·论文的创新点 | 第26-28页 |
第2章 离岸资产证券化的基本理论分析 | 第28-39页 |
·离岸资产证券化的概念界定 | 第28-30页 |
·资产证券化概念定义 | 第28-29页 |
·离岸资产证券化概念界定 | 第29-30页 |
·离岸资产证券化的发展成因 | 第30-33页 |
·低交易成本的优势促进了离岸资产证券化的发展 | 第30-31页 |
·国际化融资环境的优化推动了离岸资产证券化的发展 | 第31-32页 |
·资产证券化的迅速发展 | 第32-33页 |
·离岸资产证券化的现实意义 | 第33-35页 |
·改变利用外资形式 | 第33页 |
·缓解资金供求矛盾 | 第33页 |
·降低融资成本 | 第33-34页 |
·突破融资环境的制约 | 第34页 |
·提高金融市场效率 | 第34-35页 |
·离岸资产证券化的基本结构与运作步骤 | 第35-39页 |
·离岸资产证券化的基本结构 | 第35页 |
·离岸资产证券化的运作步骤 | 第35-39页 |
第3章 离岸资产证券化的风险与定价 | 第39-51页 |
·离岸资产证券化的风险及其分类 | 第39-44页 |
·资产证券化与金融风险 | 第39-40页 |
·离岸资产证券化风险的主要类型 | 第40-43页 |
·离岸资产证券化中的风险控制 | 第43-44页 |
·离岸资产证券化产品定价的理论逻辑 | 第44-47页 |
·证券化金融商品的特征 | 第44-45页 |
·金融商品的现金流贴现及其定价 | 第45-47页 |
·离岸资产证券化定价的基本定价模型 | 第47-51页 |
·离岸资产证券化产品的早偿分析 | 第47-48页 |
·普通情况下与早偿情况下抵押贷款现金流分析 | 第48-49页 |
·离岸资产证券化产品的基本定价模型 | 第49-51页 |
第4章 中国离岸资产证券化:发展与障碍 | 第51-62页 |
·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离岸资产证券化发展 | 第51-55页 |
·经济全球化对融资的影响 | 第51-52页 |
·中国经济全球化与国际融资 | 第52-53页 |
·中国离岸资产证券化的发展 | 第53-55页 |
·中国发展离岸资产证券化的可行性 | 第55-57页 |
·存在离岸资产证券化的基础 | 第55-56页 |
·存在离岸资产证券化的环境 | 第56-57页 |
·有一定的离岸资产证券化技术 | 第57页 |
·中国开展离岸资产证券化的现实障碍 | 第57-62页 |
·中国离岸资产证券化的法律制度障碍 | 第58-59页 |
·中国离岸资产证券化的税收障碍 | 第59-60页 |
·中国离岸资产证券化的市场障碍 | 第60-62页 |
第5章 中国离岸资产证券化:产品设计与模式选择 | 第62-78页 |
·中国离岸资产证券化的产品设计 | 第62-66页 |
·离岸资产证券化基础资产选择的基本原则 | 第62-64页 |
·中国离岸资产证券化的产品设计 | 第64-66页 |
·中国离岸资产证券化的模式选择 | 第66-78页 |
·中国开展离岸资产证券化组织模式的原则 | 第66-69页 |
·中国离岸资产证券化的可能模式 | 第69-72页 |
·中国离岸资产证券化模式构造 | 第72-78页 |
第6章 中国离岸资产证券化的信用增级研究 | 第78-90页 |
·资产证券化信用增级的功能与方式 | 第78-83页 |
·信用增级视角下的信用评级 | 第78-79页 |
·信用增级的功能 | 第79-81页 |
·信用增级的方式 | 第81-83页 |
·离岸资产证券化信用增级优化方案 | 第83-87页 |
·外部信用增级的收益与成本结构 | 第83-84页 |
·外部信用增级的成本约束条件 | 第84-85页 |
·外部信用增级优化决策模型及其求解 | 第85-87页 |
·中国离岸资产证券化信用增级模式的构建 | 第87-90页 |
·中国离岸资产证券化信用增级模式的基本结构 | 第87-88页 |
·中国离岸资产证券化信用增级模式核心层构建 | 第88页 |
·中国离岸资产证券化信用增级模式支撑层构建 | 第88-89页 |
·中国离岸资产证券化信用增级工具和手段的选择 | 第89-90页 |
第7章 中国离岸资产证券化的对策分析 | 第90-100页 |
·特殊目的载体(SPV)的组建与选址 | 第90-93页 |
·SPV 和受托管理机构的构建 | 第90-91页 |
·SPV 的选址 | 第91-93页 |
·完善离岸资产证券化的税收和法律制度 | 第93-96页 |
·中国离岸资产证券化的税收 | 第93-94页 |
·中国离岸金融资产证券化的法律问题 | 第94-96页 |
·完善监管体系,加强对离岸资产证券化的监管 | 第96-100页 |
·建立政府主导的推进模式,为国内融资方监管奠定基础 | 第96-97页 |
·按照证券化交易的特殊性实施外汇和外债管理,便于对外交易监管 | 第97-98页 |
·加强离岸资产证券化过程中SPV 的监管 | 第98-99页 |
·明确资产证券化运作中的监管主体及其权限 | 第99-100页 |
结论 | 第100-102页 |
参考文献 | 第102-108页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108-109页 |
致谢 | 第109-11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