翅片管自动生产设备的研究与开发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1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1-15页 |
| ·翅片管生产设备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 ·课题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 ·课题的主要研究 | 第13-14页 |
| ·预期目的 | 第14-15页 |
| 第2章 翅片管绕制机构设计 | 第15-39页 |
| ·翅片管自动生产设备的技术要求 | 第15页 |
| ·绕制机构的运动方案设计及选择 | 第15-19页 |
| ·绕制机构的运动原理 | 第15-16页 |
| ·方案一的传动与驱动原理 | 第16-17页 |
| ·方案二的传动与驱动原理 | 第17-19页 |
| ·绕制机构的结构设计及选择 | 第19-24页 |
| ·方案一的传动系统中主要结构初步设计 | 第19-21页 |
| ·方案二的传动系统中主要结构初步设计 | 第21-24页 |
| ·传动方案的选择 | 第24-25页 |
| ·传动方案的最终确定 | 第25页 |
| ·传动方案的原理简图及主轴箱装配原理 | 第25-29页 |
| ·主轴箱传动原理 | 第25-26页 |
| ·主轴箱调整变径加工机构原理 | 第26-28页 |
| ·主轴箱转动体装配图 | 第28-29页 |
| ·主轴箱装配原理及改进 | 第29页 |
| ·驱动轮的结构设计 | 第29-31页 |
| ·齿轮的啮合计算 | 第31-36页 |
| ·齿面接触疲劳强度计算 | 第31-34页 |
| ·传动齿轮齿根弯曲疲劳强度验算 | 第34-36页 |
| ·翅片管自动生产设备的焊接控制 | 第36-38页 |
| ·提出方案 | 第36页 |
| ·方案的分析确定 | 第36-37页 |
| ·焊接方案的确定 | 第37-38页 |
|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 第3章 上料与下料机构的设计 | 第39-53页 |
| ·上料装置的结构原理与设计 | 第39-45页 |
| ·上料机构的要求及主要参数 | 第39页 |
| ·上料方案初步设计及设计方案的选择 | 第39-42页 |
| ·分析方案的比较与确定 | 第42-43页 |
| ·上料工作原理 | 第43页 |
| ·上料机构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 第43-45页 |
| ·传送装置的结构与原理 | 第45-48页 |
| ·传送装置原理 | 第45-47页 |
| ·传送装置中液压缸的计算 | 第47-48页 |
| ·下料机构的设计 | 第48-50页 |
| ·设计方案提出 | 第48-49页 |
| ·分析方案的优缺点 | 第49-50页 |
| ·方案的确定 | 第50页 |
| ·转环的轴承校核 | 第50-52页 |
| ·寿命计算 | 第50-51页 |
| ·静载荷计算 | 第51页 |
| ·转环支撑轴的钢度校核 | 第51-52页 |
|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 第4章 翅片管自动生产设备整体控制系统 | 第53-60页 |
| ·控制方案 | 第53页 |
| ·控制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 第53-54页 |
| ·加工工艺过程和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 | 第54-56页 |
| ·液压系统工作原理 | 第54页 |
| ·PLC控制变频调速与断料原理 | 第54-55页 |
| ·变频器节能原理 | 第55-56页 |
| ·系统软件设计 | 第56-57页 |
| ·CPU组态 | 第56页 |
| ·程序设计 | 第56-57页 |
| ·程序具体设计 | 第57-59页 |
| ·自动连续操作程序 | 第57-58页 |
| ·自动程序指令 | 第58-59页 |
|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 结论 | 第60-61页 |
| 参考文献 | 第61-64页 |
| 附录 | 第64-71页 |
| 致谢 | 第71-72页 |
| 个人简历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