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英文摘要 | 第5-8页 |
绪论 | 第8-12页 |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8页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8-10页 |
三、论文框架结构 | 第10-11页 |
四、研究方法与创新 | 第11-12页 |
第一章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第12-19页 |
一、概念界定 | 第12-15页 |
(一) 中小企业 | 第12-14页 |
(二) 融资 | 第14-15页 |
二、理论基础 | 第15-19页 |
(一) 循环累积因果理论 | 第15页 |
(二) 信息不对称理论 | 第15-16页 |
(三) 产业集群理论 | 第16-17页 |
(四) 融资顺序理论 | 第17页 |
(五) 企业金融成长周期理论 | 第17-19页 |
第二章 东北老工业基地中小企业融资概览 | 第19-27页 |
一、发展中小企业对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重要意义 | 第19-21页 |
(一) 中小企业是推进东北老工业基地国有企业改革进程的重要力量 | 第19页 |
(二) 中小企业是繁荣市场、扩大内需、促进出口的生力军 | 第19-20页 |
(三) 中小企业是东北老工业基地增加就业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础 | 第20-21页 |
(四) 中小企业是重要的创新力量,有利于培养创业环境和企业家精神 | 第21页 |
(五) 中小企业有助于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差距 | 第21页 |
二、东北老工业基地中小企业总体发展现状 | 第21-22页 |
(一) 发展速度快 | 第21-22页 |
(二) 经济总量低 | 第22页 |
(三) 地区和产业发展不平衡 | 第22页 |
(四) 企业总体竞争力偏低 | 第22页 |
三、东北老工业基地中小企业融资存在的问题 | 第22-24页 |
四、东北老工业基地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成因分析 | 第24-27页 |
(一) 中小企业自身特点制约了其顺利融资 | 第25页 |
(二) 信息不对称加剧了融资难度 | 第25页 |
(三) 贷款担保业务进展缓慢抑制了融资 | 第25-26页 |
(四) 小型金融机构及非银行金融机构发展滞后阻碍了融资 | 第26-27页 |
第三章 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中小企业融资的经验借鉴 | 第27-33页 |
一、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中小企业融资经验 | 第27-31页 |
(一) 建立完备的法律支持系统 | 第27页 |
(二) 建立中小企业服务机构 | 第27-28页 |
(三) 培育多样化的中小企业基金 | 第28-29页 |
(四) 建立和健全中小企业融资的信用担保体系 | 第29页 |
(五) 鼓励创业投资和风险资本向中小企业投资 | 第29-30页 |
(六) 优惠的政策扶持体系 | 第30-31页 |
(七) 筹资渠道的多元化 | 第31页 |
二、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中小企业融资启示 | 第31-33页 |
(一) 政府要重视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 | 第31页 |
(二) 分散风险体系完备 | 第31-32页 |
(三) 中小企业融资的专业化 | 第32页 |
(四) 对不同中小企业要给予不同的扶持 | 第32-33页 |
第四章 东北老工业基地中小企业融资对策 | 第33-39页 |
一、加强中小企业自身建设,练好“内功” | 第33-34页 |
二、拓展中小企业内源性融资渠道 | 第34-35页 |
三、继续加大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 | 第35-36页 |
四、健全为中小企业融资服务的保证体系 | 第36-37页 |
五、加大金融制度创新,发展中小银行和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 | 第37页 |
六、要因“时”制宜、因“企”制宜 | 第37-39页 |
结论 | 第39-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3页 |
后记 | 第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