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10页 |
| 引言 | 第10-11页 |
| 1. 我国生产领域食品安全监管现状和必要性 | 第11-16页 |
| ·我国生产领域食品安全监管现状 | 第11-14页 |
| ·食品安全立法概述 | 第11-12页 |
| ·食品安全监管体制发展现状 | 第12-14页 |
| ·我国生产领域食品安全监管的必要性 | 第14-16页 |
| ·生产领域食品安全监管的现实必要性 | 第14-15页 |
| ·生产领域食品安全监管的体制必要性 | 第15-16页 |
| 2 我国生产领域食品安全监管存在的问题及理论分析 | 第16-24页 |
| ·我国生产领域食品安全监管存在的问题 | 第16-21页 |
| ·相关监管主体法律法规体系不完善 | 第16-18页 |
| ·监管人员权责不明确 | 第18-20页 |
| ·生产领域食品安全监管问责机制仍需健全 | 第20-21页 |
| ·我国生产领域食品安全监管存在问题的经济法理论分析 | 第21-24页 |
| ·市场调控失灵问题 | 第21-23页 |
| ·政府监管失灵 | 第23-24页 |
| 3 发达国家生产领域食品安全监管借鉴 | 第24-30页 |
| ·发达国家生产领域食品安全监管的经验 | 第25-28页 |
| ·美国生产领域食品安全监管 | 第25-26页 |
| ·欧盟生产领域食品安全监管 | 第26-27页 |
| ·日本生产领域食品安全监管 | 第27-28页 |
| ·发达国家食品安全生产领域监管的启示 | 第28-30页 |
| ·监管机构体系逐渐趋于集中 | 第28-29页 |
| ·拥有独立机构的协调监管权 | 第29页 |
| ·中央与地方的多种协调机制 | 第29页 |
| ·合理的监管权责分配 | 第29-30页 |
| 4 我国生产领域食品安全监管的完善 | 第30-47页 |
| ·生产领域食品安全监管主体的完善 | 第30-34页 |
| ·合理设置生产领域食品安全监管法律主体 | 第30-31页 |
| ·完善生产领域食品安全监管法律主体协调制度 | 第31-33页 |
| ·完善生产领域食品安全监管主体法律责任 | 第33-34页 |
| ·明确生产领域食品安全监管人员问责制度 | 第34-35页 |
| ·改进生产领域食品安全监管模式 | 第35-40页 |
| ·政府监管主体:国家权力的配置 | 第35-36页 |
| ·社会中间层监管主体:社会权力的配置 | 第36-38页 |
| ·公众监督主体:个人权利的配置 | 第38-40页 |
| ·建立生产领域食品安全事故责任制度 | 第40-47页 |
| ·生产领域食品追溯制度 | 第40-41页 |
| ·生产领域食品应急管理制度 | 第41-42页 |
| ·生产领域食品召回制度 | 第42-44页 |
| ·生产领域食品安全赔偿制度 | 第44-47页 |
| 结语 | 第47-48页 |
| 参考文献 | 第48-51页 |
| 致谢 | 第51-52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52-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