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1 绪论 | 第9-14页 |
| ·引言 | 第9页 |
| ·三维地质体建模和可视化研究的意义 | 第9页 |
| ·三维地质体建模和可视化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 ·三维地质体建模和可视化研究存在的问题 | 第10-12页 |
| ·三维空间数据模型和数据结构 | 第10-11页 |
| ·三维地质体的动态显示 | 第11页 |
| ·三维数据的可视化表达 | 第11-12页 |
| ·原始数据的处理和存储 | 第12页 |
| ·三维地质体的空间分析 | 第12页 |
| ·论文的研究目标、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12-14页 |
| ·论文研究目标 | 第12页 |
| ·论文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 ·论文技术路线 | 第13-14页 |
| 2 基于地质体建模的三维数据模型研究 | 第14-21页 |
| ·三维空间数据模型和数据结构概述 | 第14页 |
| ·建立地质体的三维数据模型研究 | 第14-21页 |
| ·面模型 | 第15-16页 |
| ·基于体的模型 | 第16-19页 |
| ·基于混合的模型 | 第19-21页 |
| 3 类三棱柱数据模型 | 第21-26页 |
| ·类三棱柱数据模型综述 | 第21-22页 |
| ·类三棱柱的数据结构描述 | 第22-26页 |
| 4 基于平衡二叉树的DELAUNAY三角网生成算法研究 | 第26-32页 |
| ·算法的原理 | 第27-28页 |
| ·算法采用的主要数据结构 | 第28-29页 |
| ·算法关键步骤分析 | 第29-31页 |
| ·上下(左右)公切线的查找 | 第29-30页 |
| ·子网合并及LOP优化 | 第30页 |
| ·凸壳算法 | 第30-31页 |
| ·实例分析 | 第31-32页 |
| 5 三维地质体建模实验系统设计与实现 | 第32-50页 |
| ·三维地质体建模实验系统设计 | 第32页 |
| ·实验系统开发采用的技术方案 | 第32-34页 |
| ·开发工具 | 第32-33页 |
| ·可视化技术 | 第33-34页 |
| ·数据库 | 第34页 |
| ·空间数据库子系统 | 第34-39页 |
| ·Windows平台上访问Access数据库接口比较 | 第34-37页 |
| ·VC++6.0与ADO对Access进行动态访问 | 第37-38页 |
| ·钻孔数据库的建立 | 第38-39页 |
| ·地质体模拟系统 | 第39-44页 |
| ·分区方法的原理 | 第39-40页 |
| ·连续地质体模拟 | 第40-41页 |
| ·断层模拟 | 第41-43页 |
| ·褶皱模拟 | 第43-44页 |
| ·地质体的切割 | 第44页 |
| ·空间分析系统 | 第44-45页 |
| ·空间分析系统的功能 | 第44-45页 |
| ·空间分析系统的操作 | 第45页 |
| ·地质体建模过程的子算法 | 第45-46页 |
| ·插值算法 | 第45-46页 |
| ·矿产资源的动态开采模拟 | 第46-48页 |
| ·白音华矿煤层模型可视化 | 第48-50页 |
| 6 主要结论和展望 | 第50-52页 |
| ·主要结论 | 第50页 |
| ·展望 | 第50-52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参加的科研活动 | 第52-53页 |
| 致谢 | 第53-54页 |
| 参考文献 | 第54-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