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1页 |
| 1 绪论 | 第11-17页 |
| ·课题的来源以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1页 |
| ·汽车仪表的发展状况及发展趋势 | 第11-15页 |
| ·汽车仪表的发展历程 | 第11页 |
| ·国内外当前汽车仪表状况 | 第11-13页 |
| ·汽车仪表的未来发展趋势 | 第13-15页 |
| ·电动公交车对仪表板提出的新的要求 | 第15页 |
|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5-17页 |
| 2 电动公交车仪表系统体系架构 | 第17-26页 |
| ·仪表显示系统的设计原则 | 第17-18页 |
| ·设计原则 | 第17-18页 |
| ·HHEBI-001仪表智能显示信息的采集系统 | 第18-23页 |
| ·电动公交车的整车系统简介 | 第18-19页 |
| ·仪表智能显示信息的采集 | 第19-20页 |
| ·仪表显示信息的分析 | 第20-21页 |
| ·电动公交车上的 CAN总线网络原理 | 第21-23页 |
| ·HHEBI-001仪表智能显示系统在硬件、软件系统上的选择 | 第23-26页 |
| ·仪表智能显示系统的硬件选择 | 第23-24页 |
| ·仪表智能显示系统的嵌入式操作系统选择 | 第24-26页 |
| 3 HHEBI-001仪表智能显示嵌入式系统的构建 | 第26-46页 |
| ·嵌入式系统概述 | 第26页 |
| ·嵌入式硬件系统构建 | 第26-29页 |
| ·ARM处理器简介及 ARM9处理器的特点 | 第26-28页 |
| ·基于 ARM9体系结构的嵌入式处理器—S3C2410 | 第28-29页 |
| ·LCD显示屏 | 第29页 |
| ·嵌入式系统的引导程序 Boot Loader | 第29-32页 |
| ·Boot Loader简介 | 第29-30页 |
| ·Boot Loader的启动过程分析 | 第30-31页 |
| ·HHEBI-001仪表智能显示系统使用的Boot Loader-vivi | 第31-32页 |
| ·嵌入式操作系统 Linux开发环境的建立 | 第32-34页 |
| ·交叉编译工具的安装 | 第33页 |
| ·主机开发环境的配置 | 第33-34页 |
| ·基于本仪表智能显示系统的 Linux内核的移植 | 第34-39页 |
| ·Linux内核简介 | 第34-35页 |
| ·HHEBI-001仪表智能显示系统上的 Linux内核的定制 | 第35-36页 |
| ·Linux内核的配置和编译 | 第36-39页 |
| ·文件系统建立 | 第39-42页 |
| ·文件系统的层次结构 | 第39-40页 |
| ·根文件系统 | 第40-41页 |
| ·Linux文件系统的移植 | 第41-42页 |
| ·驱动程序开发 | 第42-46页 |
| ·Linux驱动程序概述 | 第42页 |
| ·LCD驱动程序设计 | 第42-46页 |
| 4 HHEBI-001仪表智能显示软件系统 | 第46-60页 |
| ·界面显示的方法 | 第46页 |
| ·基本显示界面的设计 | 第46-54页 |
| ·Qt简介 | 第46-47页 |
| ·Qt的信号和槽机制 | 第47-49页 |
| ·基于 QT程序设计的显示界面总体构架 | 第49-50页 |
| ·基本仪表界面的设计 | 第50-52页 |
| ·仪表显示的组合变换 | 第52-54页 |
| ·启动画面的设计 | 第54-57页 |
| ·启动画面的要求 | 第54页 |
| ·启动画面的详细设计 | 第54-57页 |
| ·界面的汉化 | 第57-60页 |
| ·汉化过程 | 第57-58页 |
| ·对本程序的汉化 | 第58-60页 |
| 5 HHEBI-001仪表智能显示系统的模拟仿真验证 | 第60-70页 |
| ·模拟仿真验证的目的 | 第60页 |
| ·模拟控制台设计 | 第60-64页 |
| ·控制台的主要内容 | 第60-62页 |
| ·控制功能的实现 | 第62-64页 |
| ·故障控制台设计 | 第64-66页 |
| ·主要故障分析 | 第64-65页 |
| ·故障状态下的提示功能的实现 | 第65-66页 |
| ·模拟仿真程序设计 | 第66-70页 |
| ·模拟仿真时程序的协调 | 第66页 |
| ·模拟仿真程序的实现 | 第66-67页 |
| ·模拟仿真验证结果 | 第67-70页 |
| 6 结论 | 第70-71页 |
| 参考文献 | 第71-73页 |
| 在学研究成果 | 第73-74页 |
| 致谢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