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8页 |
| 1 导论 | 第8-14页 |
|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8-9页 |
| ·研究思路和结构体系 | 第9-11页 |
| ·主要理论和研究方法 | 第11页 |
| ·对几个主要概念的必要说明 | 第11-14页 |
| 2 财政政策转型的相关理论与文献 | 第14-26页 |
| ·财政政策目标设定的理论分析 | 第14-16页 |
| ·财政政策的基本内涵与目标 | 第14-15页 |
| ·财政政策转型的目标导向设定 | 第15-16页 |
| ·财政政策实施效果的理论分析 | 第16-23页 |
| ·财政政策的总需求效应 | 第16-20页 |
| ·财政政策的总供给效应 | 第20-22页 |
| ·制度因素与财政政策效应 | 第22-23页 |
| ·财政政策转型思路的相关研究 | 第23-26页 |
| 3 中国近年来财政扩张政策及其需求效应检验 | 第26-44页 |
| ·通货紧缩背景下中国的积极财政政策 | 第26-33页 |
| ·积极财政政策的出台背景 | 第26-31页 |
| ·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要点 | 第31-33页 |
| ·实质:以扩大需求为目标的扩张性财政政策 | 第33页 |
| ·中国财政政策需求效应的实证检验(1985-2005) | 第33-44页 |
| ·理论依据及效果测评指标 | 第34-35页 |
| ·中国IS-LM宏观经济模型的估计 | 第35-38页 |
| ·财政政策乘数效应的实证分析 | 第38-40页 |
| ·中国需求总量的波动特征 | 第40-41页 |
| ·中国内需分量的走势考察 | 第41-44页 |
| 4 赤字财政下内需结构失调的市场机理 | 第44-62页 |
| ·储蓄超常增长与结构性内需不足 | 第44-46页 |
| ·近年来居民储蓄概况 | 第44-45页 |
| ·结构性内需不足问题 | 第45-46页 |
| ·高投资的效率约束及自我膨胀 | 第46-50页 |
| ·微观投资利润率分析 | 第46-47页 |
| ·宏观资本产出率分析 | 第47-48页 |
| ·低效投资的自我膨胀 | 第48-49页 |
| ·财政扩张的紧缩效应 | 第49-50页 |
| ·消费需求增长乏力的成因分析 | 第50-62页 |
| ·居民收入与消费能力分析 | 第50-53页 |
| ·预期因素与消费动力分析 | 第53-55页 |
| ·居民消费结构与市场供求关系分析 | 第55-58页 |
| ·长期消费习惯的制约作用 | 第58-59页 |
| ·居民消费环境存在的障碍 | 第59-62页 |
| 5 内需结构扭曲对经济增长的质量约束 | 第62-76页 |
| ·内需结构与经济增长质量的相关理论 | 第62-67页 |
| ·经济增长质量的基本内涵 | 第62-64页 |
| ·投资效率与集约型增长 | 第64页 |
| ·适度消费与持续性增长 | 第64-66页 |
| ·内需结构协调与经济发展 | 第66-67页 |
| ·低效高投资引发高成本的粗放型增长 | 第67-71页 |
| ·大量重复建设形成过度竞争 | 第67页 |
| ·局部产能过剩造成资源浪费 | 第67-69页 |
| ·过度开采导致环境成本上升 | 第69-71页 |
| ·投资高速扩张引发银行风险 | 第71页 |
| ·低消费抑制市场创新和增加经济风险 | 第71-76页 |
| ·抑制企业技术改造和产品开发 | 第71-72页 |
| ·加剧企业融资方式的比例失衡 | 第72页 |
| ·隐含着居民生活水平可能下降 | 第72-73页 |
| ·加大国民经济发展波动和风险 | 第73-76页 |
| 6 对中国此轮财政扩张的反思与国外实践启示 | 第76-102页 |
| ·对财政扩张运作方式和过程的反思 | 第76-84页 |
| ·财政政策运作中政府定位欠妥 | 第76-78页 |
| ·财政支出方向和领域值得商榷 | 第78-82页 |
| ·并行政策之间存在着抵冲效应 | 第82-84页 |
| ·现行财政体制对政策效果的制约 | 第84-91页 |
| ·投资体制难以适应市场经济要求 | 第85-86页 |
| ·税费制度有待进一步规范 | 第86-89页 |
| ·转移支付制度需要规范和完善 | 第89-91页 |
| ·扩张性财政政策在国外的实践与启示 | 第91-102页 |
| ·国外财政扩张的典型实践及简评 | 第91-98页 |
| ·国外财政政策实践对中国的启示 | 第98-102页 |
| 7 中国财政政策转型的整体思路与具体方式 | 第102-120页 |
| ·财政政策转型的整体思路 | 第102-105页 |
| ·目标:提高经济增长质量 | 第102-103页 |
| ·导向:着力调整内需结构 | 第103页 |
| ·保障:推进财政体制改革 | 第103-105页 |
| ·提高投资效率的财政体制与政策安排 | 第105-109页 |
| ·理顺主体关系,明确投资范围 | 第105-106页 |
| ·优化支出结构,提高投资效率 | 第106-108页 |
| ·注重效益评价,降低投资风险 | 第108-109页 |
| ·扩大消费需求的财政体制与政策安排 | 第109-120页 |
| ·缩小收入差距,增强消费能力 | 第109-112页 |
| ·完善社保制度,稳定消费预期 | 第112-114页 |
| ·培育消费热点,优化消费结构 | 第114-116页 |
| ·提倡节俭理念,引导科学消费 | 第116-117页 |
| ·改善配套设施,优化消费环境 | 第117-120页 |
| 8 主要结论、可能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 第120-123页 |
| ·本文的主要结论及可能的创新之处 | 第120-121页 |
| ·本文的不足及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第121-123页 |
| 参考文献 | 第123-129页 |
| 致谢 | 第129-130页 |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和所获奖励 | 第13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