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林业论文--林业基础科学论文--森林生物学论文--森林生态学论文

渭北黄土高原林—草景观界面植被、土壤特征及其关系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1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1-22页
   ·界面的相关概念与理论第11-14页
     ·界面的概念第11页
     ·森林界面的分类第11-12页
     ·森林界面的特征第12-13页
     ·景观界面的结构第13-14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4-20页
     ·界面的研究现状第14-19页
     ·刺槐林土壤水分和养分的研究现状第19-20页
   ·目的意义与研究内容第20-22页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第20-21页
     ·研究内容第21页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第21页
     ·创新点第21-22页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及研究方法第22-24页
   ·研究区概况第22-23页
     ·地理位置第22页
     ·气候条件第22页
     ·土壤特征第22-23页
     ·植被特征第23页
   ·试验方案第23页
     ·野外样地设置第23页
     ·测定项目及方法第23页
   ·数据分析方法第23-24页
第三章 异质环境梯度上物种多样性比较第24-35页
   ·引言第24页
   ·测定方法和实验设计第24-25页
   ·结果与分析第25-33页
     ·研究区植物种类组成第25页
     ·异质环境梯度中物种组成的变化及界面影响域的判定第25-31页
     ·草地—界面—林地草本植物多样性的对比分析第31-33页
   ·小结第33-35页
第四章 刺槐林—草地景观及其界面土壤水分时空变化规律第35-41页
   ·引言第35页
   ·测定方法和实验设计第35页
   ·结果与分析第35-39页
     ·土壤水分水平变化规律第35-36页
     ·土壤水分垂直变化规律第36-39页
     ·土壤水分月动态变化规律第39页
   ·小结第39-41页
第五章 刺槐林—草地景观及其界面中养分的空间分布特征第41-52页
   ·引言第41页
   ·测定方法和实验设计第41页
   ·结果与分析第41-51页
     ·土壤养分沿异质环境梯度的空间分布特征第41-50页
     ·土壤养分相关分析第50-51页
   ·小结第51-52页
第六章 刺槐林—草地景观及其界面中小气候因子分析第52-55页
   ·引言第52页
   ·测定方法和实验设计第52页
   ·结果与分析第52-54页
     ·日平均气温在异质景观中的变化规律第52-53页
     ·日平均空气相对湿度在异质景观中的变化规律第53页
     ·地温在异质景观中的变化规律第53-54页
   ·小结第54-55页
第七章 植物多样性与异质生境的关系第55-58页
   ·引言第55页
   ·实验设计和测定方法第55页
   ·结果与分析第55-57页
     ·草地景观中植物多样性与土壤环境因子的关系第55页
     ·林草景观界面中植物多样性与土壤环境因子的关系第55-57页
     ·刺槐林景观中植物多样性与土壤环境因子的关系第57页
   ·小结第57-58页
第八章 结论与建议第58-60页
   ·结论第58-59页
   ·建议第59-60页
参考文献第60-67页
致谢第67-68页
作者简介第68页

论文共6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场景几何的三维度量重建在刑侦现场勘查中的研究与应用
下一篇:基于Windows CE平台和GPS技术的嵌入式电子地图演示系统的设计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