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化学工业论文--试剂与纯化学品的生产论文--吸附剂论文

用于内毒素去除的新型亲和吸附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摘要第1-8页
ABSTRACT第8-11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39页
   ·内毒素的来源与生物学活性第11-12页
   ·内毒素的结构与理化性质第12-15页
     ·ET的化学结构第12-13页
     ·ET的立体构型(超分子结构)第13-14页
     ·ET的理化性质第14-15页
   ·内毒素的去除方法简介第15-24页
     ·非特异性去除法第15-18页
     ·特异性去除方法第18页
     ·亲和色谱吸附法第18-24页
   ·亲和法去除内毒素的研究进展第24-30页
     ·配基的应用及性能第24-28页
     ·基质的研究与应用第28-30页
   ·本论文选题背景和工作思路第30-31页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第31-32页
 参考文献第32-39页
第二章 组氨酸-氨基硅胶亲和吸附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第39-63页
   ·引言第39-40页
   ·实验部分第40-46页
     ·主要实验试剂及仪器第40-41页
     ·亲和吸附剂的制备第41-42页
     ·产物的分析与表征第42-44页
     ·内毒素浓度的测定第44-45页
     ·内毒素亲和吸附量的测定第45-46页
   ·结果与讨论第46-59页
     ·硅胶基质对接枝率的影响第46-48页
     ·反应条件的优化及产物的表征第48-54页
     ·组氨酸-硅胶亲和吸附剂对ET的吸附性能第54-59页
   ·结论第59-60页
 参考文献第60-63页
第三章 组氨酸-环氧基硅胶亲和吸附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第63-73页
   ·引言第63页
   ·实验部分第63-65页
     ·主要实验试剂第63-64页
     ·环氧化法改性硅胶及His的接枝第64页
     ·环氧化程度及功能基含量的测定第64-65页
     ·硅胶改性及功能化的产物对ET的吸附第65页
   ·结果与讨论第65-71页
     ·环氧化硅胶的表征第65-66页
     ·His在环氧化硅胶上的接枝率第66-67页
     ·环氧基硅胶、His-环氧基硅胶及胺化硅胶对ET的去除第67-68页
     ·His-环氧基硅胶与His-氨基硅胶的比较第68-69页
     ·GMA环氧化硅胶的制备及ET吸附性能第69-71页
   ·结论第71-72页
 参考文献第72-73页
第四章 反相悬浮聚合法制备P(VI-MBA)功能吸附剂第73-86页
   ·引言第73-74页
   ·实验部分第74-75页
     ·主要试剂与材料第74页
     ·PVI-MBA吸附剂的合成第74页
     ·PVI-MBA吸附剂的表征第74-75页
     ·PVI-MBA吸附剂的ET去除性能第75页
   ·结果与讨论第75-83页
     ·单体加料方式的影响第75-76页
     ·分散介质的选择第76-77页
     ·分散剂的HLB值及用量的影响第77-79页
     ·交联剂用量对树脂形态和结构的影响第79-81页
     ·交联剂用量对P(VI-MBA)树脂吸附ET的影响第81-83页
   ·结论第83-84页
 参考文献第84-86页
第五章 聚乙烯基咪唑-硅胶亲和吸附剂的制备及ET吸附性能研究第86-108页
   ·引言第86页
   ·实验部分第86-88页
     ·试剂和仪器第86-87页
     ·聚乙烯基咪唑-硅胶复合亲和介质的制备第87页
     ·亲和吸附剂的化学组成和接枝率的测定第87-88页
     ·亲和吸附剂对ET的吸附性能的测定第88页
   ·结果与讨论第88-105页
     ·接枝反应的基本原理第88-89页
     ·聚乙烯基咪唑-硅胶亲和吸附剂的表征第89页
     ·接枝条件对PVI接枝率GD的影响第89-91页
     ·PVI的GD值对PVI-SiO_2吸附能力的影响第91-94页
     ·吸附性能测试第94-101页
     ·与组氨酸为配基的吸附剂的性能比较第101-105页
   ·结论第105页
 参考文献第105-108页
第六章 二元共聚接枝-硅胶亲和吸附剂的合成及性能研究第108-123页
   ·引言第108页
   ·实验部分第108-110页
     ·实验试剂第108-109页
     ·各单体的均聚接枝及与VI的二元共聚接枝反应第109-110页
     ·ET去除性能的测定第110页
   ·结果与讨论第110-120页
     ·单体的基本性质第110-111页
     ·第二单体在硅胶上的均聚接枝及产物对ET的吸附性能第111-112页
     ·第二单体与VI在硅胶上的共聚接枝及产物对ET的吸附性能第112-115页
     ·MMA-g-VI/SiO_2中接枝物的组成及影响第115-118页
     ·GMA-g-VI/SiO_2中接枝物的组成及影响第118-119页
     ·几种吸附剂的应用效果比较第119-120页
   ·结论第120-121页
 参考文献第121-123页
第七章 全文结论第123-125页
PUBLICATIONS第125-126页
致谢第126-127页

论文共12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大学英语教师成长研究
下一篇:中国叉脉叶蝉族分类研究(半翅目:叶蝉科:小叶蝉亚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