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21页 |
·引言 | 第8-9页 |
·国内外煤与瓦斯突出概况 | 第9-10页 |
·国外煤与瓦斯突出概况 | 第9-10页 |
·国内煤与瓦斯突出概况 | 第10页 |
·国内外现有研究成果综述 | 第10-18页 |
·煤与瓦斯突出机理研究概述 | 第10-12页 |
·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预测研究 | 第12-16页 |
·煤与瓦斯突出防治措施研究概况 | 第16-18页 |
·存在问题 | 第18页 |
·主要研究内容思路及成果 | 第18-21页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技术思路及成果 | 第19-21页 |
第2章 煤体的物理力学性质及煤层瓦斯的吸附运移规律 | 第21-36页 |
·煤的形成及其特征 | 第21-23页 |
·煤的形成 | 第21页 |
·煤的结构特征 | 第21-23页 |
·煤的构造特征 | 第23页 |
·煤的强度性质 | 第23-25页 |
·煤的吸附理论及煤层瓦斯含量 | 第25-33页 |
·煤中瓦斯的赋存 | 第25-26页 |
·煤的孔隙特征 | 第26页 |
·煤的吸附性及瓦斯含量影响因素 | 第26-32页 |
·煤层瓦斯含量的计算 | 第32-33页 |
·煤层瓦斯的渗流特性及运移规律 | 第33-36页 |
·煤层瓦斯的渗流特性 | 第33-34页 |
·煤层瓦斯的运移规律 | 第34-36页 |
第3章 煤与瓦斯突出控制和影响因素分析 | 第36-43页 |
·概述 | 第36-37页 |
·地质构造 | 第37-39页 |
·地质构造对瓦斯赋存分布的影响 | 第37页 |
·地质构造与煤与瓦斯突出的关系 | 第37-39页 |
·地应力 | 第39页 |
·瓦斯参数 | 第39-40页 |
·煤体结构及煤质 | 第40-41页 |
·煤层厚度 | 第41页 |
·其它影响因素 | 第41-43页 |
第4章 瓦斯突出危险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第43-51页 |
·危险性评价指标设置的原则 | 第43页 |
·危险性评级指标体系的确定 | 第43-51页 |
·煤与瓦斯突出的基本规律 | 第43-44页 |
·危险性指标的选取及建立 | 第44-46页 |
·指标因素的量化研究 | 第46-47页 |
·其它指标的详细描述 | 第47-51页 |
第5章 模糊数学原理及模糊综合评判模型 | 第51-58页 |
·模糊数学发展概况及基本原理 | 第51-52页 |
·模糊数学的发展状况 | 第51页 |
·模糊数学基本原理 | 第51-52页 |
·模糊数学综合评判原理及步骤 | 第52-58页 |
·模糊数学综合评判原理 | 第52页 |
·模糊数学综合评判步骤 | 第52-58页 |
第6章 多因素概率预测模拟验证 | 第58-74页 |
·矿区概况 | 第58-63页 |
·煤与瓦斯突出的数学模型 | 第58-59页 |
·矿区概况 | 第59-63页 |
·模糊综合评判模型的建立 | 第63-70页 |
·因数集的建立 | 第63页 |
·评语集的建立 | 第63页 |
·隶属函数的确立 | 第63-68页 |
·权重的确定 | 第68-70页 |
·实际计算及验证 | 第70-74页 |
·使用加权平均型算子计算评价集 | 第70-73页 |
·使用主因素突出型算子计算评价集 | 第73-74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74-76页 |
一、主要结论 | 第74页 |
二、展望及下一步工作 | 第74-76页 |
致谢 | 第76-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