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1页 |
·H.264 的发展历程 | 第10-11页 |
·H.264 概述 | 第11-16页 |
·H.264 的高级技术背景 | 第13-14页 |
·H.264 的特征和高级优势 | 第14页 |
·H.264 标准概述 | 第14-16页 |
·国内外发展现状及研究背景(差距与问题) | 第16-18页 |
·课题研究方法和手段 | 第18-19页 |
·H.264 的快速运动估计算法 | 第18-19页 |
·H.264 的快速运动估计算法的试验方案 | 第19页 |
·H.264 的快速运动估计算法的实验实现 | 第19页 |
·论文主要内容 | 第19-21页 |
第二章 H.264 标准的核心技术 | 第21-34页 |
·H.264 编码的技术优势 | 第21-28页 |
·压缩率和图像质量方面 | 第21-22页 |
·网络适应性方面 | 第22-25页 |
·抗丢包和抗误码方面 | 第25-28页 |
·H.264 标准的核心技术 | 第28-32页 |
·帧内预测编码 | 第28-30页 |
·帧间预测编码 | 第30-31页 |
·整数变换 | 第31页 |
·量化 | 第31页 |
·熵编码 | 第31-32页 |
·本章小结 | 第32-34页 |
第三章 H.264 的重要技术进展 | 第34-43页 |
·H.264/AVC 的重要技术进展 | 第34-39页 |
·视频编译码结构的分层设计 | 第35-36页 |
·高效率视频编码设计 | 第36-38页 |
·对网络、信道变化的自适应性及高抗干扰能力与顽健性 | 第38-39页 |
·H.264/AVC 务实发展策略思考 | 第39-41页 |
·复杂度与适时切入决策问题 | 第39-40页 |
·设计初衷与应用可操作性的理性思考 | 第40-41页 |
·互联互通的互操作性不可忽略 | 第41页 |
·本章小结 | 第41-43页 |
第四章 基于H.264 的快速运动估计算法研究 | 第43-60页 |
·H.264 的突出特点 | 第43-48页 |
·H.264 是新一代的视频压缩系统 | 第43-44页 |
·性能优势 | 第44页 |
·新的快速运动估值算法 | 第44-45页 |
·H.264 的运动估计分析 | 第45-48页 |
·H.264 编码基本结构较H.261、H.263 在很多环节做了改进 | 第48-51页 |
·高精度估计 | 第48页 |
·多宏块划分模式估计 | 第48页 |
·多参数帧估计 | 第48-49页 |
·1/4 像素精度的运动估计 | 第49-51页 |
·基于H.264 的快速运动估计算法研究 | 第51-53页 |
·算法研究现状 | 第51-53页 |
·基本原理 | 第53页 |
·经典运动估计算法 | 第53-58页 |
·全搜索法 | 第54页 |
·三步搜索法 | 第54-55页 |
·新三步搜索法 | 第55-56页 |
·四步搜索法 | 第56页 |
·基于块的梯度下降搜索法 | 第56-57页 |
·菱形搜索法 | 第57-58页 |
·本章小结 | 第58-60页 |
第五章 一种H.264 自适应块搜索范围快速运动估计算法 | 第60-72页 |
·引言 | 第60-62页 |
·H.264 的自适应块搜索范围运动估计算法 | 第62-68页 |
·自适应范围搜索 | 第62-65页 |
·预测搜索 | 第65-66页 |
·衡量最佳匹配的准则 | 第66页 |
·初始搜索中心位置的预测 | 第66-67页 |
·静止宏块的判定 | 第67页 |
·搜索区域的自适应调整 | 第67-68页 |
·仿真实验结果 | 第68-71页 |
·本章小结 | 第71-72页 |
第六章 总结 | 第72-76页 |
·对本文工作的总结 | 第72-73页 |
·进一步的研究与改善 | 第73-76页 |
致谢 | 第76-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79页 |
攻硕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79-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