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英文摘要 | 第5-9页 |
1 绪论 | 第9-18页 |
·高压断路器运行状态评估的目的和意义 | 第9-12页 |
·电气设备检修制度的演变 | 第10-12页 |
·高压断路器的用途和基本结构状态评估的意义 | 第12页 |
·高压断路器状态检修的研究现状 | 第12-16页 |
·论文的主要工作 | 第16-17页 |
·小结 | 第17-18页 |
2 高压断路器运行状态评估参数 | 第18-37页 |
·高压断路器可靠性分析 | 第18-21页 |
·高压断路器工作状态的演变 | 第18-19页 |
·高压断路器可靠性特征曲线 | 第19-21页 |
·高压断路器的劣化 | 第21-22页 |
·高压断路器状态评估 | 第22-24页 |
·高压断路器状态监测 | 第22-23页 |
·高压断路器状态评估方法 | 第23-24页 |
·高压断路器的电气特性 | 第24-27页 |
·电弧特性 | 第24-25页 |
·高压断路器触头的磨损 | 第25-26页 |
·高压断路器主回路电阻分析 | 第26-27页 |
·高压断路器的绝缘状态 | 第27-29页 |
·高压断路器的绝缘试验项目 | 第27-28页 |
·高压断路器的绝缘介质分析 | 第28-29页 |
·高压断路器机械特性分析 | 第29-32页 |
·高压断路器时间参量分析 | 第29-31页 |
·高压断路器速度参量反析 | 第31-32页 |
·高压断路器状态评估的其他因素分析 | 第32-35页 |
·高压断路器工作环境分析 | 第32-34页 |
·高压断路器外观等因素分析 | 第34-35页 |
·高压断路器运行状态评估参量的确定 | 第35-36页 |
·小结 | 第36-37页 |
3 基于突变理论的模糊综合评估方法 | 第37-52页 |
·事故系统概论 | 第37-38页 |
·事故致因理论 | 第37页 |
·事故的系统论分析 | 第37-38页 |
·事故的突变理论 | 第38-44页 |
·突变理论简介 | 第38-39页 |
·事故潜势 | 第39-40页 |
·突变理论分析模型 | 第40-43页 |
·突变理论在电气事故中的应用 | 第43-44页 |
·评价指标非线性预处理方法 | 第44-45页 |
·模糊数学概述 | 第45-50页 |
·模糊数学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 第45-47页 |
·隶属函数的确定 | 第47-50页 |
·基于突变理论的模糊综合评估的主要步骤 | 第50-51页 |
·小结 | 第51-52页 |
4 基于突变理论的高压断路器运行状态模糊综合评估方法 | 第52-70页 |
·评判模型的建立 | 第52-55页 |
·评语集的建立 | 第52页 |
·高压断路器的评判模型 | 第52-55页 |
·机械特性参数的评估 | 第55-59页 |
·机械特性参数隶属函数的确定 | 第55-58页 |
·机械特性参数综合评估算例 | 第58-59页 |
·电气特性的评估 | 第59-63页 |
·电气特性隶属函数的确定 | 第59-62页 |
·电气特性参数综合评估算例 | 第62-63页 |
·绝缘状态的评估 | 第63-67页 |
·绝缘状态隶属函数的确定 | 第63-66页 |
·绝缘状态的综合评估算例 | 第66-67页 |
·其他因素的评估 | 第67-68页 |
·其他因素隶属函数的求取 | 第67页 |
·其他因素的综合评估算例 | 第67-68页 |
·小结 | 第68-70页 |
5 基于突变理论的高压断路器模糊综合评估方法具体应用析分 | 第70-79页 |
·应用实例1 | 第70-74页 |
·应用实例2 | 第74-79页 |
6 结论 | 第79-80页 |
致谢 | 第80-81页 |
参考文献 | 第81-85页 |
独创性声明 | 第85页 |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 第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