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页 |
英文摘要 | 第4-7页 |
1 绪论 | 第7-11页 |
·“三言”“二拍”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 第7-9页 |
·本文的研究对象与研究思路 | 第9-11页 |
2 商贾小说的流变 | 第11-15页 |
·商贾小说的渊源 | 第11-12页 |
·商贾小说的发展 | 第12-15页 |
·商贾小说的发轫——魏晋南北朝的商贾小说 | 第12-13页 |
·商贾小说的成熟——唐朝的商贾小说 | 第13-14页 |
·商贾小说的转型——宋代的商贾小说 | 第14页 |
·商贾小说的繁荣——明清的商贾小说 | 第14-15页 |
3 商贾小说繁荣的社会土壤 | 第15-20页 |
·义利观的转变 | 第15-16页 |
·新四民论的提出 | 第16-18页 |
·商人独立意识的形成 | 第18-20页 |
4 商贾小说的商业观―儒商并举、义利兼顾 | 第20-32页 |
·社会经济的繁荣 | 第20-21页 |
·经商的艰辛劳顿与风险 | 第21-24页 |
·商贾的观念 | 第24-32页 |
·崭新的职业观——经商亦是善业 | 第24-26页 |
·商人的价值观——重利之念甚于重名 | 第26-28页 |
·商人利义观——义利兼顾 | 第28-32页 |
5 商贾小说的婚恋观―尊情性、重人性 | 第32-38页 |
·商贾的爱情观-珍惜真情、渴望自由 | 第32-33页 |
·商贾的婚姻观―漠视贞节、尊重人性 | 第33-38页 |
6 结束语 | 第38-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1页 |
附1:“三言”“二拍”中的商贾小说篇目 | 第41-43页 |
附2:“三言”“二拍”中以商人为配角的,或偶涉及商人的作品篇目 | 第43-45页 |
附3:致谢辞 | 第45-46页 |
独创性声明 | 第46页 |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 第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