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 第1-9页 |
第一章 苏童小说意象的结构形态 | 第9-21页 |
第一节 平行对位式 | 第9-12页 |
第二节 主导辐射式 | 第12-16页 |
第三节 逆变发展式 | 第16-18页 |
第四节 重复设置式 | 第18-21页 |
第二章 苏童小说意象的艺术建构策略 | 第21-31页 |
第一节 叙事方式的设置 | 第21-24页 |
第二节 想象的热情 | 第24-26页 |
第三节 意象化的语言 | 第26-29页 |
第四节 不自觉的回环形式 | 第29-31页 |
第三章 苏童小说意象的内涵及本质 | 第31-40页 |
第一节 沉浮于意象中的母题 | 第31-32页 |
第二节 超验的时空观 | 第32-34页 |
第三节 生存的悲剧感 | 第34-36页 |
第四节 生命意识的彰显 | 第36-40页 |
第四章 苏童执着于意象营造的动因 | 第40-48页 |
第一节 童年经验 | 第40-41页 |
第二节 地域因素 | 第41-43页 |
第三节 中外文化的影响 | 第43-45页 |
第四节 执着的美学追求 | 第45-48页 |
结语 | 第48-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4页 |
附录:苏童研究综述 | 第54-61页 |
致谢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