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 第1-14页 |
·概述 | 第10-11页 |
·新一代天气雷达业务运行与应用研究的现状 | 第11-12页 |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2-13页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13-14页 |
第二章 资料与方法 | 第14-20页 |
·资料说明 | 第14-17页 |
·技术路线与方法 | 第17-19页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19-20页 |
第三章 石家庄新一代天气雷达的业务运行状况的统计分析 | 第20-26页 |
·引言 | 第20页 |
·石家庄雷达站基本情况介绍 | 第20页 |
·石家庄雷达站故障统计 | 第20-21页 |
·石家庄CINRAD/SA雷达主要故障 | 第21-24页 |
·雷达故障与环境因素的相关性分析 | 第24-25页 |
·小结与讨论 | 第25页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25-26页 |
第四章 石家庄地区强对流天气环境条件的多普勒雷达资料分析 | 第26-33页 |
·引言 | 第26页 |
·利用VAD及VWP产品进行冰雹和短时暴雨的对比分析 | 第26-30页 |
·利用 EVAD技术对冰雹和短时暴雨的散度和垂直速度分布分析 | 第30-31页 |
·冰雹和短时暴雨环境条件差异的对比分析 | 第31-32页 |
·冰雹和短时暴雨环境条件差异的天气背景 | 第32页 |
·小结与讨论 | 第32页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32-33页 |
第五章 用多普勒雷达资料识别雹暴的形成和演变 | 第33-51页 |
·概述 | 第33页 |
·“2005.6.13”超级单体冰雹回波的演变 | 第33-42页 |
·“2005.6.10”飑线天气过程的演变 | 第42-49页 |
·两次冰雹天气过程的对比分析 | 第49-50页 |
·结论与讨论 | 第50页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50-51页 |
第六章 多普勒雷达在暴雨临近预蒸警中的应用 | 第51-64页 |
·引言 | 第51页 |
·2005年7月22-23日暴雨过程分析 | 第51-58页 |
·2005年8月7-9日暴雨过程分析 | 第58-62页 |
·两次暴雨天气过程的对比分析 | 第62页 |
·结论与讨论 | 第62-63页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63-64页 |
第七章 河北省中南部强对流天气地形效应的多普勒雷达回波特征 | 第64-73页 |
·引言 | 第64页 |
·石家庄雷达站的遮蔽角图和等射束高度图分析 | 第64-65页 |
·河北省中南部地区强对流天气的空间分布特征 | 第65页 |
·太行山地形对飑线的影响 | 第65-68页 |
·太行山地形对暴雨的影响 | 第68-70页 |
·山地下垫面对降水的影响 | 第70-71页 |
·河北省中南部强对流天气的地形效应在短时预报中的应用 | 第71-72页 |
·小结与讨论 | 第72页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72-73页 |
第八章 新一代天气雷达产品在 MICAPS中的显示与调用 | 第73-78页 |
·引言 | 第73页 |
·新一代天气雷达产品的文件数据格式 | 第73页 |
·雷达产品的坐标变换 | 第73-74页 |
·Lambert投影转换计算 | 第74-75页 |
·生成 Lambert投影方式显示的雷达回波图像 | 第75页 |
·生成 Micaps十三类数据格式产品 | 第75-77页 |
·小结与讨论 | 第77页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77-78页 |
第九章 总结与讨论 | 第78-81页 |
·全文总结 | 第78-79页 |
·存在问题 | 第79-81页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81-82页 |
致谢 | 第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