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炭质泥岩边坡防治技术研究--以六寨至水任二级公路为例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8页 |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8-10页 |
·炭质泥岩边坡防治的研究现状 | 第10-16页 |
·广西炭质泥岩边坡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16页 |
·本研究的重点和要解决的问题 | 第16-17页 |
研究技术路线框图 | 第17-18页 |
第二章 广西炭质泥岩的分布及其工程特性 | 第18-29页 |
·炭质泥岩在广西的分布概况 | 第18-19页 |
·炭质泥岩的化学及矿物成分 | 第19-20页 |
·炭质泥岩的物理力学性质 | 第20-24页 |
·炭质泥岩的工程特性 | 第24-29页 |
第三章 广西炭质泥岩边坡失稳类型及防治技术 | 第29-47页 |
·影响边坡稳定性的主要因素 | 第29-31页 |
·炭质泥岩边坡工程地质特征 | 第29-30页 |
·雨水、热能等自然营力作用 | 第30页 |
·边坡形态 | 第30-31页 |
·施工工艺 | 第31页 |
·炭质泥岩路堑边坡稳定性分析 | 第31-35页 |
·炭质泥岩路堑边坡稳定性评价 | 第35-47页 |
第四章 典型炭质泥岩边坡分析与应用 | 第47-73页 |
·寨任路K56+660~+860路段工程概况 | 第47-48页 |
·场地工程地质条件 | 第48-53页 |
·地形地貌及地层构造 | 第48-51页 |
·岩土体特征及工程评价 | 第51-52页 |
·水文地质条件 | 第52页 |
·岩土体特征及工程评价 | 第52-53页 |
·左侧边坡稳定性分析 | 第53-65页 |
·炭质泥岩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简介 | 第53-60页 |
4,3.2 FLAC程序分析 | 第60-63页 |
·极限平衡稳定性分析 | 第63-65页 |
·加固整治方案设计 | 第65-71页 |
·方案优化选择 | 第65-66页 |
·预应力锚索抗滑桩的设计计算 | 第66-71页 |
·工程效果 | 第71-73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 第73-75页 |
·结论 | 第73-74页 |
·建议 | 第74-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78页 |
致谢 | 第78-79页 |
作者介绍 | 第79-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