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种昆虫抗菌物质的诱导及抑菌活性研究
1 引言 | 第1-15页 |
·昆虫的免疫 | 第9-10页 |
·昆虫的细胞免疫 | 第9页 |
·昆虫的非细胞免疫 | 第9-10页 |
·抗菌肽的研究 | 第10-15页 |
·抗菌肽的种类 | 第11-12页 |
·抗菌肽的生物活性 | 第12-15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15-21页 |
·供试材料 | 第15-17页 |
·试虫及供试菌株 | 第15页 |
·主要实验仪器 | 第15-16页 |
·主要化学试剂 | 第16页 |
·常用溶液和培养剂的配制 | 第16-17页 |
·研究方法 | 第17-21页 |
·三种抗菌物质制备方法的筛选 | 第17-18页 |
·抗菌物质活性稳定性研究 | 第18-19页 |
·抗菌活性的测定 | 第19页 |
·抑细菌机制的研究 | 第19-20页 |
·抗菌物质电泳分析 | 第20-21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21-38页 |
·抗菌物质最佳诱导方法的筛选 | 第21-22页 |
·不同诱导源对抑菌活性的影响 | 第21-22页 |
·不同提取方法抗菌物质抑菌活性测定 | 第22页 |
·抗菌物质活性稳定性研究 | 第22-26页 |
·虫体冷冻处理对抑菌活性的影响 | 第22-23页 |
·紫光灯照射不同时间对抑菌活性的影响 | 第23页 |
·不同pH溶液处理对抑菌活性的影响 | 第23-24页 |
·室温放置不同时间对抑菌活性的影响 | 第24-25页 |
·冻融次数对抑菌活性的影响 | 第25页 |
·乙酸铵浓度对抑菌活性的影响 | 第25-26页 |
·抗菌物质抑制细菌的活性 | 第26-32页 |
·甜菜夜蛾幼虫抗菌物质抑制细菌活性 | 第26-28页 |
·黄粉虫抗菌物质抑制细菌活性 | 第28-30页 |
·中华真地鳖抗菌物质抑制细菌活性 | 第30-32页 |
·抗菌物质抑制真菌的活性 | 第32-34页 |
·甜菜夜蛾抗菌物质抑制真菌的活性 | 第32-33页 |
·黄粉虫抗菌物质抑制真菌的活性 | 第33-34页 |
·中华真地鳖抗菌物质抑制真菌的活性 | 第34页 |
·抗菌物质的作用机理 | 第34-36页 |
·抗菌物质主要成分的初步分离 | 第36-38页 |
·黄粉虫抗菌物质电泳分析 | 第36-37页 |
·甜菜夜蛾和中华真地鳖抗菌物质电泳分析 | 第37-38页 |
4 讨论 | 第38-41页 |
·抗菌物质最佳诱导方法的筛选 | 第38页 |
·不同诱导源的差异 | 第38页 |
·抗菌物质活性稳定性研究 | 第38-39页 |
·抗菌物质抑菌活性测定 | 第39页 |
·抗菌物质的抑细菌机理 | 第39-40页 |
·抗菌物质的电泳分析 | 第40-41页 |
5 结论 | 第4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8页 |
附录 | 第48-49页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 | 第49页 |
录用证明 | 第49-50页 |
作者简历 | 第50-51页 |
致谢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