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 | 第1-3页 |
内容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前言 | 第8-9页 |
一、罪责刑关系的历史演进 | 第9-16页 |
(一) 罪刑均衡论的兴盛 | 第9-12页 |
(二) “罪刑均衡论”的衰落与“责刑均衡论”的崛起 | 第12-13页 |
(三) 并合主义刑法理论下的罪责刑关系 | 第13-16页 |
二、罪责刑关系的理论阐释 | 第16-39页 |
(一) 刑事古典学派的罪刑均衡原则 | 第16-22页 |
1. 罪刑均衡的基本内涵 | 第16-19页 |
2. 罪刑均衡的价值分析 | 第19-22页 |
(二) 刑事人类学派和刑事社会学派的责刑均衡原则 | 第22-27页 |
1. 责刑均衡的基本内涵 | 第22-23页 |
2. 责刑均衡的价值分析 | 第23-27页 |
(三) 我国刑法中的罪责刑相适应原则 | 第27-39页 |
1. 罪、责、刑的基本概念 | 第28-32页 |
2. 罪责刑相适应基本内涵 | 第32-37页 |
3. 罪责刑相适应的价值分析 | 第37-39页 |
三、罪责刑关系的法律适用 | 第39-49页 |
(一) 对我国现行刑法中量刑原则的分析 | 第39-41页 |
(二) 量刑应当考虑的因素 | 第41-49页 |
1. 决定犯罪行为社会危害性的因素 | 第43-46页 |
2. 影响犯罪人的人身危险性的因素 | 第46-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2页 |
后记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