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6-35页 |
·鲁棒故障诊断及容错控制研究的意义 | 第16-18页 |
·故障诊断的国内外研究概况 | 第18-26页 |
·基于模型的故障诊断的研究 | 第18-22页 |
·基于信号处理的故障诊断 | 第22-23页 |
·基于知识的方法 | 第23-25页 |
·系统控制中的故障诊断 | 第25-26页 |
·容错控制技术的国内外研究概况 | 第26-33页 |
·被动容错控制 | 第26-27页 |
·主动容错控制 | 第27-28页 |
·鲁棒容错控制国内外研究概况 | 第28-32页 |
·非线性系统集成故障诊断和容错控制研究 | 第32-33页 |
·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 | 第33-35页 |
第2章 不确定非线性系统基于滑模/自适应观测器的鲁棒故障检测与辨识 | 第35-48页 |
·引言 | 第35页 |
·问题描述 | 第35-39页 |
·对执行器故障的 GOCF | 第37-39页 |
·对传感器故障的 GOCF | 第39页 |
·观测器设计及故障辨识 | 第39-42页 |
·滑模观测器设计 | 第39-40页 |
·对执行器故障的自适应观测器设计及故障估计 | 第40-42页 |
·对传感器故障的自适应观测器设计及故障估计 | 第42页 |
·残差产生 | 第42-43页 |
·决策逻辑 | 第43-44页 |
·仿真研究 | 第44-47页 |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第3章 不确定非线性系统基于神经网络在线逼近鲁棒故障诊断 | 第48-60页 |
·引言 | 第48页 |
·问题描述 | 第48-49页 |
·系统状态完全可测时鲁棒故障诊断 | 第49-54页 |
·故障检测鲁棒性分析 | 第51-52页 |
·系统稳定性分析 | 第52-54页 |
·系统状态不完全可测时鲁棒故障诊断 | 第54-57页 |
·故障检测鲁棒性分析 | 第55-56页 |
·系统稳定性分析 | 第56-57页 |
·仿真研究 | 第57-59页 |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第4章 不确定非线性系统基于不确定自适应估计的鲁棒容错控制 | 第60-77页 |
·引言 | 第60页 |
·问题描述 | 第60-62页 |
·鲁棒自适应容错控制 | 第62-69页 |
·鲁棒自适应控制 | 第62-64页 |
·故障检测与诊断策略 | 第64-66页 |
·自适应容错控制器重构 | 第66-69页 |
·仿真研究 | 第69-76页 |
·本章小结 | 第76-77页 |
第5章 不确定非线性系统基于参数投影技术的鲁棒容错控制 | 第77-103页 |
·引言 | 第77-78页 |
·基于参数投影技术的鲁棒容错跟踪控制 | 第78-86页 |
·问题描述 | 第78-79页 |
·鲁棒容错跟踪控制器重构设计 | 第79-83页 |
·仿真研究 | 第83-86页 |
·基于参数投影技术的鲁棒容错控制 | 第86-101页 |
·问题描述 | 第86页 |
·鲁棒容错控制器重构设计 | 第86-98页 |
·仿真研究 | 第98-101页 |
·本章小结 | 第101-103页 |
第6章 非线性故障不确定系统基于时滞优化鲁棒容错控制 | 第103-126页 |
·引言 | 第103-104页 |
·不确定连续系统基于时滞优化鲁棒容错控制 | 第104-117页 |
·问题描述 | 第104页 |
·鲁棒故障检测与诊断 | 第104-105页 |
·基于时滞优化模型重构 | 第105-108页 |
·缓变故障时鲁棒容错控制器重构设计 | 第108-110页 |
·突变故障时鲁棒容错控制器重构设计 | 第110-113页 |
·仿真研究 | 第113-117页 |
·不确定离散系统基于时滞优化鲁棒容错控制 | 第117-124页 |
·问题描述 | 第117页 |
·基于H_∞滤波鲁棒故障诊断 | 第117-118页 |
·基于时滞优化模型重构 | 第118-119页 |
·基于时滞优化鲁棒容错控制器重构 | 第119-122页 |
·仿真研究 | 第122-124页 |
·本章小结 | 第124-126页 |
结论 | 第126-128页 |
参考文献 | 第128-140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第140-142页 |
致谢 | 第142-143页 |
作者简介 | 第1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