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引言 | 第1-11页 |
·智能系统集成环境概述 | 第7-10页 |
·协作平台概述 | 第8-9页 |
·智能应用系统概述 | 第9-10页 |
·本文的工作 | 第10-11页 |
第二章 协作技术概述 | 第11-24页 |
·协作应用系统 | 第11-15页 |
·专家系统 | 第11-13页 |
·智能Agent 系统 | 第13-15页 |
·智能Agent 与专家系统比较 | 第15页 |
·协作技术概述 | 第15-17页 |
·几种协作语言 | 第17-23页 |
·Linda 协作模型 | 第17-20页 |
·KQML 语言 | 第20-22页 |
·基于黑板的协作机制 | 第22-23页 |
·小结 | 第23-24页 |
第三章 协作基础平台体系结构设计 | 第24-33页 |
·协作基础平台的设计目标 | 第24-25页 |
·元协作理论概述 | 第25-27页 |
·基于元协作理论的实例分析 | 第27-28页 |
·基于元协作理论的协作基础平台框架 | 第28-30页 |
·协作基础平台框架与LINDA 语言 | 第30-31页 |
·协作基础平台框架与KQML 语言 | 第31-33页 |
第四章 扩展LINDA 语言XMLLINDA 的设计 | 第33-38页 |
·扩展元组 | 第33-35页 |
·扩展模板 | 第35页 |
·扩展的匹配机制 | 第35-38页 |
第五章 协作基础平台的实现 | 第38-47页 |
·开发平台概述 | 第38-39页 |
·协作基础平台框架 | 第39页 |
·扩展LINDA 机制 | 第39-46页 |
·字段、元组、元组空间 | 第39-42页 |
·模板与匹配机制 | 第42-45页 |
·远程服务端 | 第45-46页 |
·KQML 遗留系统的移植 | 第46-47页 |
第六章 应用实例 | 第47-51页 |
·基于协作基础平台框架开发协作语言 | 第47页 |
·实例 | 第47-51页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1-54页 |
·结论 | 第51页 |
·相关工作比较 | 第51-53页 |
·协作基础平台框架 | 第51-52页 |
·协作语言的比较 | 第52-53页 |
·展望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6页 |
摘要 | 第56-58页 |
ABSTRACT | 第58-61页 |
致谢 | 第61-62页 |
导师及作者简介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