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通信论文--通信系统(传输系统)论文--跳频与扩展频谱通信系统论文--扩频通信论文

多用户混沌扩频通信系统的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9页
第一章 绪论第9-21页
   ·混沌的概念与特征第9-12页
   ·数字混沌通信的研究现状第12-13页
   ·传统扩频通信原理第13-16页
     ·扩频通信理论基础及其原理第13-14页
     ·扩频通信的工作方式第14-15页
     ·直接序列扩频通信第15-16页
   ·混沌扩频码和混沌同步的研究现状第16-19页
     ·混沌扩频码的研究现状第16-18页
     ·混沌同步的研究现状第18-19页
   ·课题的研究背景、意义和目的第19页
   ·论文的研究内容和结构安排第19-21页
第二章 混沌扩频序列的产生及其统计特性分析第21-39页
   ·传统扩频码第21-23页
     ·m序列第21-22页
     ·Gold序列第22-23页
     ·传统扩频码的缺陷第23页
   ·数字混沌扩频序列的产生第23-27页
     ·产生扩频序列的四种混沌映射第23-26页
     ·关于四种混沌映射的初始值和分形参数取值范围问题第26-27页
   ·数字混沌扩频序列的统计特性分析第27-35页
     ·平衡性第27-31页
     ·相关特性第31-34页
     ·可用序列数第34-35页
   ·基于串联结构的混沌序列第35-38页
     ·串联混沌序列定义及其设计原则第35-36页
     ·串联序列的统计特性第36-38页
   ·本章小结第38-39页
第三章 混沌扩频通信系统的同步方法研究第39-56页
   ·传统的扩频同步技术第39-41页
     ·传统扩频同步过程第39-40页
     ·常用的扩频码捕获方法第40页
     ·基于m序列同步的混沌扩频同步第40-41页
   ·m序列滑动相关捕获同步的性能分析与仿真第41-49页
     ·PN序列滑动相关捕获同步性能分析第41-44页
     ·m序列滑动相关捕获同步方案设计第44-45页
     ·m序列滑动相关捕获同步仿真实现第45-48页
     ·主要仿真参数的设定第48-49页
   ·基于m序列同步的混沌扩频同步仿真研究第49-56页
     ·基于m序列同步的混沌扩频同步原理第50页
     ·基于m序列同步的混沌同步扩频通信系统仿真第50-53页
     ·仿真结果与讨论第53-56页
第四章 混沌扩频通信系统设计与仿真第56-70页
   ·混沌扩频通信系统原理第56-59页
     ·同步混沌扩频通信原理第56-57页
     ·混沌扩频通信过程中的频域分析第57-59页
   ·混沌扩频通信系统主要模块设计与仿真第59-65页
     ·混沌扩频序列发生器第59-61页
     ·相关接收第61页
     ·Rake接收第61-64页
     ·多径信道第64-65页
     ·极性变换第65页
     ·帧采样模块第65页
   ·混沌扩频通信系统的动态仿真第65-70页
     ·基于 Rake接收的单用户扩频通信系统仿真第66页
     ·基于相关接收的多用户混沌扩频通信系统仿真第66-67页
     ·基于 Rake接收的多用户扩频通信系统仿真第67-68页
     ·仿真结果及讨论第68-70页
第五章 多用户混沌扩频通信系统的性能分析第70-90页
   ·异步混沌扩频通信系统原理第70-72页
   ·混沌映射参数对混沌扩频通信系统性能的影响第72-75页
     ·混沌映射初始值对系统误码率的影响第72-73页
     ·混沌映射分形参数对系统误码率的影响第73-75页
     ·串联序列不同迭代时间倍数对系统误码率的影响第75页
   ·混沌扩频通信系统的抗多址干扰性能分析第75-83页
     ·混沌扩频序列的奇偶互相关特性分析第77-78页
     ·不同信噪比对系统误码率的影响第78-81页
     ·扩频序列长度对系统误码性能的影响第81-82页
     ·用户数对系统误码性能的影响第82-83页
   ·混沌扩频通信系统的抗多径干扰性能分析第83-89页
     ·混沌扩频序列的奇偶自相关性分析第85-86页
     ·多径数对单用户系统误码性能的影响第86-87页
     ·序列长度对单用户系统误码性能的影响第87-88页
     ·多径数对多用户系统误码性能的影响第88-89页
   ·本章结论第89-90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90-92页
   ·论文主要研究成果与创新点第90-91页
   ·下一步工作展望第91-92页
参考文献第92-97页
致谢第97-98页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第98页

论文共9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论声乐教学实践中一些观点的辩证认识
下一篇:西蒙·波伏娃的他者概念之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