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1 绪论 | 第9-13页 |
·前言 | 第9页 |
·汽车ABS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 第9-11页 |
·汽车ABS研究中的技术难点 | 第11-12页 |
·课题研究的主要目的和意义 | 第12-13页 |
2 汽车ABS原理、结构和分类 | 第13-25页 |
·汽车ABS的原理 | 第13-15页 |
·汽车ABS的基本结构 | 第15-17页 |
·汽车ABS的控制方法 | 第17-20页 |
·汽车ABS的控制原则 | 第20-21页 |
·汽车ABS的分类 | 第21-23页 |
·汽车ABS的基本性能要求 | 第23-25页 |
3 车辆动力学系统描述 | 第25-31页 |
·双轴汽车整车模型 | 第25-27页 |
·单轮模型 | 第27-28页 |
·轮胎分段线性模型 | 第28页 |
·制动器模型 | 第28-31页 |
·制动气室模型 | 第29-30页 |
·制动器模型 | 第30-31页 |
4 模糊控制理论 | 第31-38页 |
·模糊集合和隶属度函数 | 第31-34页 |
·模糊集合 | 第31页 |
·隶属度函数 | 第31-33页 |
·模糊集合的基本逻辑运算 | 第33-34页 |
·模糊推理和模糊控制 | 第34-38页 |
·模糊命题和模糊关系 | 第34-35页 |
·模糊推理 | 第35-36页 |
·模糊控制 | 第36-38页 |
5 模糊控制器模型的设计 | 第38-50页 |
·模糊控制器的结构选择 | 第38-39页 |
·模糊规则的选取 | 第39-44页 |
·选择描述输入和输出变量的词集 | 第39页 |
·基本论域及论域 | 第39-40页 |
·量化因子及比例因子的选择 | 第40-41页 |
·定义各模糊变量的模糊子集 | 第41-42页 |
·确定模糊变量的隶属度赋值表 | 第42页 |
·输入量的模糊化 | 第42页 |
·建立模糊控制器模糊控制规则 | 第42-43页 |
·输出量的反模糊化 | 第43-44页 |
·建立模糊控制表 | 第44页 |
·模糊控制器基于MATLAB模糊逻辑工具箱的仿真实现 | 第44-47页 |
·定义输入输出变量及其隶属函数 | 第45页 |
·定义模糊控制规则 | 第45页 |
·预览输出 | 第45-47页 |
·模糊控制器的自适应调整技术 | 第47-50页 |
6 气压ABS仿真模型的建立和分析 | 第50-61页 |
·气压ABS结构的选取 | 第50-51页 |
·气压ABS在Simulink内的建模 | 第51-53页 |
·气压ABS仿真分析 | 第53-61页 |
·模型验证 | 第53-57页 |
·气压ABS影响因素分析 | 第57-61页 |
7 总结与展望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6页 |
发表论文和科研实践情况说明 | 第66-67页 |
致谢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