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 第1-25页 |
第一部分 大豆遗传转化研究 | 第25-67页 |
1 农杆菌介导法的遗传转化 | 第25-61页 |
·试验材料 | 第25页 |
·转化受体材料 | 第25页 |
·非转化受体材料 | 第25页 |
·试剂 | 第25页 |
·培养基 | 第25-26页 |
·菌株和质粒 | 第26-27页 |
·主要仪器设备 | 第27页 |
·PCR引物 | 第27-28页 |
·实验方法 | 第28-34页 |
·质粒的提取 | 第28-30页 |
·质粒携带基因的鉴定 | 第30-32页 |
·大肠杆菌感受态的制备和转化 | 第32-33页 |
·转化农杆菌 | 第33-34页 |
·农杆菌介导的大豆的遗传转化研究方法 | 第34-45页 |
·大豆子叶节选择压的确定 | 第34页 |
·农杆菌工程菌液的制备 | 第34-35页 |
·大豆子叶节培养和处理 | 第35页 |
·大豆子叶节的转化 | 第35页 |
·大豆转基因植株分子生物学检测 | 第35-45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45-59页 |
·大豆子叶节抗生素选择压的确定 | 第45-49页 |
·不同大豆品种子叶节NaCl选择压的确定 | 第49-52页 |
·农杆菌转化胆碱单加氧酶基因和甜菜碱醛脱氢酶基因条件的优化 | 第52-55页 |
·抗性大豆子叶节的分化、出苗 | 第55页 |
·T_0代转耐盐基因大豆再生植株的分子生物学检测 | 第55-59页 |
·T_0代转耐盐基因大豆再生植株的NaCl耐盐试验 | 第59页 |
·讨论 | 第59-61页 |
2. 大豆花粉管通道的遗传转化 | 第61-67页 |
·材料与操作方法 | 第61-63页 |
·材料 | 第61页 |
·外源 DNA制备、导入及检测 | 第61-63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63-66页 |
·大豆苗期NaCl选择压的确定 | 第63-65页 |
·T_0代转耐盐基因大豆再生植株的分子生物学检测 | 第65-66页 |
·T_0代转耐盐基因大豆再生植株的NaCl耐盐试验 | 第66页 |
·讨论 | 第66-67页 |
第二部分 转基因大豆耐盐相关的生理生化指标检测 | 第67-77页 |
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第67-69页 |
·供试材料 | 第67页 |
·试验方法 | 第67-69页 |
·田间T_0代转耐盐基因大豆的生理生化指标测定 | 第67页 |
·转基因大豆耐盐相关的生理生化检测指标与方法 | 第67-69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69-75页 |
·成活的转耐盐基因PCR阳性大豆植株统计 | 第69页 |
·转基因大豆耐盐相关的生理生化检测结果 | 第69-75页 |
·相对电导率的测定 | 第69-73页 |
·大分子渗漏值的测定 | 第73-74页 |
·甜菜碱含量的测定 | 第74页 |
·BADH活性的测定 | 第74页 |
·丙二醛(MDA)含量的测定 | 第74页 |
·脯氨酸的测定 | 第74-75页 |
3 讨论 | 第75-77页 |
第三部分 结论 | 第77-78页 |
附录 | 第78-79页 |
参考文献 | 第79-85页 |
图版说明 | 第85-93页 |
作者简历 | 第93-94页 |
致谢 | 第9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