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层次、分尺度的城市形态规划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8页 |
| ·引言 | 第9页 |
| ·引发研究的几个问题 | 第9-13页 |
| ·形态象征性的滥用 | 第9-10页 |
| ·形态构成方式的单一 | 第10-11页 |
| ·形态区域感的断裂 | 第11页 |
| ·形态尺度感的丧失 | 第11-13页 |
|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3-15页 |
| ·研究的目的 | 第13-14页 |
| ·研究的意义 | 第14-15页 |
| ·本文的研究内容和框架 | 第15-18页 |
| ·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 ·研究框架 | 第16-18页 |
| 第二章 城市空间形态与视觉感知 | 第18-28页 |
| ·形态 | 第18-21页 |
| ·形态的概念 | 第18页 |
| ·形态的形成 | 第18-19页 |
| ·形态的基本元素 | 第19-21页 |
| ·城市形态 | 第21-23页 |
| ·城市空间 | 第21-22页 |
| ·城市形态的概念 | 第22页 |
| ·城市空间形态的两个层面 | 第22-23页 |
| ·城市形态同人的认知与运动 | 第23-28页 |
| ·城市形态的共时性认知和历时性认知 | 第23-25页 |
| ·两种认知时态标准的统一 | 第25-26页 |
| ·视觉对历时性城市形态认知的影响 | 第26-27页 |
| ·主体运动对视觉认知的影响 | 第27-28页 |
| 第三章 城市形态的层次划分 | 第28-41页 |
| ·运动方式界定的城市形态层次 | 第28-34页 |
| ·假定的城市形态层次结构 | 第28页 |
| ·系统的层次结构形成机制 | 第28-29页 |
| ·运用“同态学”理论对层次划分进行验证 | 第29-33页 |
| ·城市形态的层次划分 | 第33-34页 |
| ·城市形态层次结构的建构原则 | 第34-35页 |
| ·一致性原则 | 第34-35页 |
| ·完整性原则 | 第35页 |
| ·城市形态空间层次结构的特征 | 第35-36页 |
| ·嵌套特征 | 第36页 |
| ·自相似特征 | 第36页 |
| ·研究城市形态各层次共性特征的方法 | 第36-41页 |
| ·研究内容的意义 | 第36-37页 |
| ·与城市形态相互适应的城市社会形态 | 第37页 |
| ·与运动速度相适应的城市社会形态 | 第37-38页 |
| ·各层次的城市形态研究对应的社会时期 | 第38-41页 |
| 第四章 各个层次的尺度空间的特征 | 第41-52页 |
| ·步行尺度空间 | 第41-44页 |
| ·步行尺度空间的结构特征 | 第41-42页 |
| ·步行尺度空间的功能 | 第42-43页 |
| ·步行尺度空间的空间特征 | 第43-44页 |
| ·非机动尺度空间 | 第44-47页 |
| ·非机动尺度空间的结构特征 | 第44-45页 |
| ·非机动尺度空间的功能 | 第45-46页 |
| ·非机动尺度空间的空间特征 | 第46-47页 |
| ·机动尺度空间 | 第47-52页 |
| ·机动尺度空间的结构 | 第47-48页 |
| ·机动尺度空间的功能 | 第48-49页 |
| ·机动尺度空间的特征 | 第49-52页 |
| 第五章 分层次的尺度空间的设计方法 | 第52-68页 |
| ·分层级尺度空间单元的确定 | 第52-56页 |
| ·认知规律划分的认知单元 | 第52页 |
| ·认知单元对应的认知空间单元 | 第52-54页 |
| ·各空间单元的空间特色 | 第54-55页 |
| ·各空间单元之间的衔接 | 第55-56页 |
| ·城市形态的规划设计方法 | 第56-66页 |
| ·场所理论 | 第57-58页 |
| ·城市意象理论 | 第58-59页 |
| ·图——底关系理论 | 第59-60页 |
| ·视觉分析方法 | 第60-62页 |
| ·知觉心理学方法 | 第62-63页 |
| ·联系理论 | 第63-64页 |
| ·城市构图理论 | 第64-65页 |
| ·虚拟现实方法 | 第65-66页 |
| ·各层次适用的规划设计方法 | 第66-68页 |
| 第六章 引发研究的形态问题的解决 | 第68-73页 |
| ·形态问题产生的普遍原因 | 第68-69页 |
| ·规划设计的服务对象 | 第68页 |
| ·规划设计的平面性 | 第68-69页 |
| ·感性的设计与评价体系 | 第69页 |
| ·形态问题的解决途径 | 第69-70页 |
| ·规划服务对象的转变 | 第69-70页 |
| ·设计方法由平面向空间的转换 | 第70页 |
| ·理性的设计与评判体系 | 第70页 |
| ·分层次、分尺度的规划方法对形态问题的解决 | 第70-73页 |
| ·形态象征性问题的解决 | 第70-71页 |
| ·形态构成方式问题的解决 | 第71页 |
| ·形态区域感问题的解决 | 第71-72页 |
| ·形态尺度感问题的解决 | 第72-73页 |
| 结语 | 第73-74页 |
| 致谢 | 第74-75页 |
| 参考书目 | 第75-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