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子弹无线装定技术
|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5页 |
| 目录 | 第5-7页 |
| 1 绪论 | 第7-17页 |
| ·论文的背景及意义 | 第7-9页 |
| ·国内外研究概况 | 第9-12页 |
| ·子母式航弹的发展概况 | 第9-10页 |
| ·子母弹子弹引信的发展概况 | 第10页 |
| ·电子时间引信装定技术的发展概况 | 第10-12页 |
| ·论文涉及的关键技术 | 第12-16页 |
| ·数字化随机信号装定技术 | 第12-14页 |
| ·超近距多点无线数据传输技术 | 第14-16页 |
|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16-17页 |
| 2 超近距多点无线数据传输系统总体设计 | 第17-25页 |
| ·总体方案设计 | 第17-18页 |
| ·主要设备 | 第18-24页 |
| ·单片机的选择 | 第18-20页 |
| ·无线数字发射/接收芯片的选择 | 第20-24页 |
|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 3 超近距多点无线数据传输系统模型及仿真 | 第25-36页 |
| ·系统无线数据传输的基本模型 | 第25-26页 |
| ·无线信道对信号的影响分析 | 第26-29页 |
| ·小尺度衰落 | 第26-28页 |
| ·信道中的干扰 | 第28-29页 |
| ·信道的仿真分析 | 第29-35页 |
|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 4 超近距多点无线数据传输系统硬件设计 | 第36-50页 |
| ·单片机控制部分的设计 | 第36-39页 |
| ·显示电路设计 | 第36-37页 |
| ·键盘电路设计 | 第37-38页 |
| ·时钟电路设计 | 第38页 |
| ·复位电路设计 | 第38-39页 |
| ·无线数字收发电路的设计 | 第39-44页 |
| ·无线数字发射电路设计 | 第39-41页 |
| ·无线数字接收电路设计 | 第41-44页 |
| ·单片机与无线发射/接收芯片的接口电路设计 | 第44-49页 |
| ·串行通信 | 第44-45页 |
| ·通用同/异步串行接口USART | 第45-46页 |
| ·波特率的设置 | 第46页 |
| ·USART寄存器 | 第46-48页 |
| ·单片机与无线收发芯片的接口 | 第48-49页 |
| ·系统电源部分的设计 | 第49页 |
|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 5 超近距多点无线数据传输系统软件设计 | 第50-65页 |
| ·系统软件开发环境 | 第50-51页 |
| ·系统初始化 | 第51-53页 |
| ·键盘扫描程序设计 | 第53-54页 |
| ·LED显示程序设计 | 第54-55页 |
| ·无线通信协议的设计 | 第55-62页 |
| ·无线通信的任务及实现 | 第55-56页 |
| ·无线通信协议的基本要求 | 第56页 |
| ·无线通信协议的制定 | 第56-62页 |
| ·串口通信程序设计 | 第62-64页 |
| ·主机数据通信流程 | 第62-64页 |
| ·分机数据通信流程 | 第64页 |
| ·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 6 制板与调试 | 第65-69页 |
| ·制板 | 第65-67页 |
| ·制板过程中的问题 | 第65页 |
| ·采取的措施 | 第65-66页 |
| ·PCB板实物图 | 第66-67页 |
| ·调试 | 第67-68页 |
| ·硬件调试 | 第67页 |
| ·软件调试 | 第67-68页 |
| ·本章小结 | 第68-69页 |
| 结论 | 第69-71页 |
| 附录 | 第71-72页 |
| 致谢 | 第72-73页 |
| 参考文献 | 第73-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