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农业经济论文--农业经济理论论文--土地经济学论文

农地非农化和城市化协同推进研究

原创性声明第1页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第3-6页
ABSTRACT第6-7页
摘要第7-8页
第一章 绪论第8-14页
 一、研究背景及问题的提出第8页
  (一) 研究背景第8页
  (二) 问题的提出第8页
 二、研究动态第8-11页
  (一) 国外的相关研究第8-9页
  (二) 国内关于农村农地非农化和城市化方面的研究第9-11页
 三、研究目标及研究内容第11页
  (一) 研究目标第11页
  (二) 研究内容第11页
 四、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第11-12页
  (一) 研究方法第11页
  (二)技术路线第11-12页
 五、可能的创新与不足第12-14页
第二章 农地非农化和城市化非协调性分析第14-21页
 一、农地非农化和城市化第14-15页
  (一) 农地非农化的资源和人口约束第14页
  (二) 农地非农化与城市化过程的一般规律第14页
  (三) 城市化的主要内容和农村人口城市化实现方式第14-15页
 二、政府主导下的城市化第15-16页
  (一) 政府主导城市化的形成机制第15-16页
  (二) 政府主导下的城市化的主要特点第16页
 三、城市化过程中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第16-18页
  (一) 城市用地供应失控,城市土地利用效率低下第17页
  (二) 城市土地供而未用现象严重第17页
  (三) 城市违法用地现象严重第17页
  (四) 园区用地效率低下第17-18页
  (五) 城乡交接带土地利用效率低下,乡镇企业布局分散,用地规模过大第18页
 四、农地非农化与城市化非协调性第18-20页
  (一) 农地非农化速度过快,城市土地利用粗放化第18-19页
  (二) 城市化滞后,失地农民“问题”化第19-20页
 小结第20-21页
第三章 农地非农化过度的成因分析第21-30页
 一、现行农地非农化制度安排第21页
 二、农地非农化驱动机制及非农化途径第21-24页
  (一) 农地非农化驱动机制分析第21-23页
  (二) 农地非农化的途径第23-24页
 三、农地非农化过度的成因分析第24-29页
  (一) 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缺位和集体经济组织的虚置,未能构筑有效的农地非农化内在制衡机制第24-26页
  (二) 现行土地征用和土地批租制,削弱了基于土地利用规划和土地用途管制的农地非农化的外在制衡机制第26-29页
 四、本章小结第29-30页
第四章 失地农民市民化实证分析第30-38页
 一、当前失地农民的市民化进程第30-34页
  (一) 失地农民的基本特征第30页
  (二) 农民市民化的现实意义第30-31页
  (三) 失地农民市民化存在的困难第31-34页
 二、失地农民市民化实证分析第34-37页
 四、本章小结第37-38页
第五章 农地非农化和城市化协同推进第38-48页
 一、构筑有效的农地非农化制衡机制第38-45页
  (一) 构筑农地非农化内在制衡机制第38-41页
  (二) 构筑农地非农化外在制衡机制第41-45页
 二、农地非农化的集约利用导向和产业倾斜政策第45-46页
  (一) 集约利用导向第45-46页
  (二) 产业倾斜政策第46页
 三、其他相关政策建议第46-48页
第六章 结语第48-51页
 一、结论性的评论第48页
 二、启发:土地制度创新,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第48-51页
致谢第51页

论文共5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周书》副词研究
下一篇:基于像素层的SPOT5全色与多光谱影像融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