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奥运会徽设计的世界性与本土化
|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7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3页 |
| ·概述 | 第7-10页 |
| ·世界性与本土化的概念 | 第7页 |
| ·世界性与本土化的关系 | 第7-8页 |
| ·奥运会本身就是世界性与本土化的统一体 | 第8-10页 |
| ·奥运会会徽设计的研究现状、发展动态 | 第10-11页 |
| ·主要的研究方法和学术构想 | 第11-13页 |
| 第二章 现代奥运与奥运会徽 | 第13-19页 |
| ·现代奥运的产生 | 第13页 |
| ·奥运会徽的概念及功能 | 第13-14页 |
| ·现代奥运会徽的设计要求及形式特点 | 第14-15页 |
| ·现代奥运会徽设计表现形式的阶段性特征 | 第15-19页 |
| ·早期的萌芽阶段(1896—1920年) | 第15-16页 |
| ·中期的逐步发展阶段(1924—1964年) | 第16页 |
| ·成熟与规范阶段(1968年以后) | 第16-19页 |
| 第三章 早期现代奥运会徽设计所反映的本土文化内涵 | 第19-23页 |
| ·文化的地域性对标志设计的影响 | 第19-20页 |
| ·民族文化对早期现代奥运会徽的作用 | 第20-23页 |
| ·同一时代:举办城市社会文化背景的影响 | 第20-21页 |
| ·同一国家:文化发展不同阶段对标志设计的影响 | 第21-23页 |
| 第四章 奥运会徽设计的世界性与本土化的矛盾 | 第23-26页 |
| ·全球化的发展要求出现世界性设计语言 | 第23页 |
| ·一味强调设计的世界性将导致单一的标准化设计 | 第23-24页 |
| ·文化的差异——本土化的必然趋势 | 第24-26页 |
| 第五章 奥运会徽设计的世界性与本土化的融合 | 第26-31页 |
| ·国家特征的体现 | 第26-29页 |
| ·地标建筑的运用 | 第26-27页 |
| ·城徽、国旗的介入 | 第27-29页 |
| ·深层文化内涵的体现 | 第29-31页 |
| 第六章 艺术与设计流派对奥运会徽设计的影响 | 第31-37页 |
| ·“未来主义”对奥运会徽的影响 | 第31-32页 |
| ·“国际主义平面设计风格”的影响 | 第32-33页 |
| ·“超现实主义”的影响 | 第33页 |
| ·“欧普艺术”的影响 | 第33-34页 |
| ·“后现代主义”的影响 | 第34-36页 |
| ·“新古典主义”风格的反复出现 | 第36-37页 |
| 第七章 结论 | 第37-39页 |
| ·世界性与本土化——奥运会标设计的两条主线 | 第37页 |
| ·强势文化的融合与本土化优势的发挥 | 第37-39页 |
| 参考文献 | 第39-41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41-42页 |
| 附表 | 第42-45页 |
| 致谢 | 第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