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溢出的发生机制与路径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2页 |
1 绪论 | 第12-31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12页 |
·研究的背景 | 第12-16页 |
·技术创新范式的转变突出了知识溢出的地位 | 第12-13页 |
·知识的经济价值日益凸现 | 第13-14页 |
·知识的替代效应使知识不断进化 | 第14页 |
·知识成为经济增长理论中的重要解释变量 | 第14-16页 |
·有关知识溢出研究的文献综述 | 第16-27页 |
·有关溢出的研究 | 第16-17页 |
·国外对知识溢出的含义的研究 | 第17-19页 |
·国外对知识溢出类型与原因的研究 | 第19-21页 |
·国外对知识溢出的测度 | 第21-22页 |
·国外对知识溢出的实证研究 | 第22-24页 |
·国内对知识溢出的研究状况 | 第24-27页 |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第27-28页 |
·论文的研究方法 | 第28-31页 |
2 知识溢出的研究基础 | 第31-53页 |
·知识溢出的内涵 | 第31-38页 |
·知识溢出的界定 | 第31-32页 |
·知识溢出相关概念的区分 | 第32-35页 |
·知识溢出效应 | 第35-38页 |
·知识溢出的特征 | 第38-44页 |
·知识溢出的本质特征 | 第38-39页 |
·知识溢出的知识特征 | 第39-40页 |
·知识溢出的主体特征 | 第40-41页 |
·知识溢出的周期特征 | 第41-44页 |
·知识溢出的产生基础 | 第44-49页 |
·知识溢出产生的原因 | 第44-46页 |
·知识存量 | 第46-47页 |
·知识溢出与知识积累的关系 | 第47-49页 |
·知识溢出的地位和作用 | 第49-53页 |
3 知识溢出的动力机制 | 第53-88页 |
·知识溢出的动力机制概述 | 第53-55页 |
·知识溢出的启动器:认知距离 | 第55-59页 |
·认知与认知距离 | 第55-56页 |
·认知距离与知识溢出 | 第56-57页 |
·模型分析 | 第57-59页 |
·结论 | 第59页 |
·知识溢出的引擎:吸收能力 | 第59-68页 |
·企业的吸收能力 | 第59-60页 |
·企业吸收能力的影响因素 | 第60-62页 |
·吸收能力的实证 | 第62-66页 |
·检验结果 | 第66-68页 |
·知识溢出的拉动器:技术差距 | 第68-73页 |
·技术差距的内涵 | 第68-69页 |
·技术差距对知识溢出的影响 | 第69-71页 |
·技术差距影响知识溢出实证的分析 | 第71-72页 |
·结论 | 第72-73页 |
·知识溢出机制的助推器:空间距离 | 第73-78页 |
·空间距离影响知识溢出 | 第73-75页 |
·空间距离影响知识溢出的实证分析 | 第75-78页 |
·结论 | 第78页 |
·知识溢出的润滑剂:文化距离 | 第78-82页 |
·文化对知识溢出的影响 | 第78-79页 |
·文化距离变量的引入 | 第79-82页 |
·利用文化距离研究知识溢出的结论 | 第82页 |
·知识溢出的环境:政策和市场约束 | 第82-88页 |
·政府政策的约束 | 第82-84页 |
·市场竞争的约束 | 第84-88页 |
4 知识溢出的路径分析 | 第88-123页 |
·知识溢出的传导路经 | 第88-103页 |
·通过引进技术设备获取知识溢出 | 第89-93页 |
·通过外商直接投资获取的知识溢出 | 第93-96页 |
·传导途径知识溢出的实证分析 | 第96-100页 |
·传导路径中知识溢出的规范分析 | 第100-103页 |
·知识溢出的对流路经 | 第103-110页 |
·对流路径中的知识溢出 | 第103-105页 |
·对流路径中知识溢出的规范分析 | 第105-107页 |
·对流路径中知识溢出的实证分析 | 第107-110页 |
·知识溢出的辐射路径 | 第110-123页 |
·通过干中学获取知识溢出 | 第111-112页 |
·通过干中学获取知识溢出的模型研究 | 第112-114页 |
·干中学的溢出效果分析 | 第114-116页 |
·通过研发获得知识溢出 | 第116-120页 |
·溢出条件下研发收益的规范分析 | 第120-123页 |
5 面向知识溢出的对策选择 | 第123-145页 |
·知识溢出环境优化对策 | 第123-134页 |
·优化政府的宏观政策 | 第123-127页 |
·促进高等院校的桥梁作用 | 第127-132页 |
·完善我国国家知识创新体系 | 第132-134页 |
·知识溢出动力机制完善对策 | 第134-141页 |
·针对企业内部(inter firm)的知识溢出 | 第134-137页 |
·针对企业之间(intra firm)的知识溢出 | 第137-138页 |
·发挥空间距离对知识溢出的作用,构建企业集群 | 第138-141页 |
·知识溢出路径中的对策选择 | 第141-145页 |
·传导路径中的对策选择 | 第141-142页 |
·对流路径中的对策选择 | 第142-143页 |
·辐射路径中的对策选择 | 第143-145页 |
参考文献 | 第145-152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152-153页 |
创新点摘要 | 第153-154页 |
致谢 | 第154-155页 |
大连理工大学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 第1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