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应力锚索长期耐久性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9页 |
·本论文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第8-11页 |
·研究背景 | 第8-11页 |
·研究意义 | 第11页 |
·预应力锚索长期运行效益的研究概况 | 第11-17页 |
·预应力锚索耐久性研究的国内外现状 | 第11-15页 |
·预应力的变化规律及监测的研究概况 | 第15-16页 |
·预应力锚固系统长期运行效益的数值模拟研究 | 第16-17页 |
·预应力锚固系统长期运行效益的综合评述 | 第17页 |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特色及创新之处 | 第17-19页 |
·课题研究的内容 | 第17-18页 |
·本论文的特色及创新之处 | 第18-19页 |
第二章 预应力锚索现场开挖实验 | 第19-35页 |
·开挖锚索位置的选择 | 第19-20页 |
·工程地理位置及工程地质概况 | 第20页 |
·预应力锚索现场开挖方式方法的研究 | 第20-22页 |
·开挖锚索施工方案的确定 | 第20-21页 |
·所挖锚索的原始设计参数及当时的施工方案 | 第21-22页 |
·锚索缩进量的监测 | 第22-24页 |
·锚索挖取施工全过程的研究 | 第24-34页 |
·开挖预应力锚索周围岩体地质全程情况 | 第24-27页 |
·钻孔弯曲情况 | 第27页 |
·锚固段和自由段砂浆包裹体的真实状况 | 第27-30页 |
·钢绞线的特征状况及实验研究 | 第30-34页 |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第三章 预应力锚固系统应力长期变化规律监测实验 | 第35-49页 |
·引言 | 第35页 |
·工程概述 | 第35-36页 |
·监测实施方案及方法 | 第36-37页 |
·工作开展情况 | 第37-38页 |
·预应力锚索应力衰减变化监测及监测数据分析 | 第38-47页 |
·本章结论 | 第47-49页 |
第四章 预应力锚索长期运行效益研究的数值模拟 | 第49-68页 |
·引言 | 第49页 |
·FLAC3D简介 | 第49-50页 |
·FLAC3D的主要特点 | 第50-51页 |
·FLAC3D的应用范围 | 第51页 |
·FLAC3D的计算特征及弹塑性本构模型 | 第51-52页 |
·FLAC3D的计算特征 | 第51-52页 |
·弹塑性本构关系 | 第52页 |
·预应力锚索单元(cable单元) | 第52-54页 |
·预应力锚索长期运行效应的数值模拟研究 | 第54-66页 |
·计算模型的建立 | 第54-55页 |
·数值模拟计算参数 | 第55-56页 |
·数值模拟计算工况 | 第56页 |
·计算结果分析 | 第56-66页 |
·本章结论 | 第66-68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8-71页 |
·主要结论 | 第68-69页 |
·展望 | 第69-71页 |
结语 | 第71-72页 |
致谢 | 第72-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9页 |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专利 | 第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