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创声明 | 第1页 |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 第3-4页 |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0 前言 | 第9-15页 |
·选题背景与意义 | 第9-10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本文研究思路 | 第10-13页 |
·主要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创新之处与不足 | 第14-15页 |
1 出口信用保险概述 | 第15-22页 |
·出口信用保险的概念、起源与发展 | 第15-17页 |
·出口信用保险的承保范围、特点与作用 | 第17-22页 |
2 国际出口信用保险主要模式与共同特征 | 第22-30页 |
·国际出口信用保险的主要模式 | 第22-26页 |
·政府直接办理模式 | 第22-23页 |
·政府成立全资公司办理模式 | 第23-24页 |
·政府机构控股办理模式 | 第24-25页 |
·政府委托私人机构办理模式 | 第25-26页 |
·进出口银行模式 | 第26页 |
·各出口信用保险经营模式的共同特征 | 第26-28页 |
·不以盈利作为经营的主体目标 | 第26页 |
·政府的支持和参与在出口信用保险中占据核心地位 | 第26-27页 |
·部际协调体制合理,信用支持的政策性优势明显 | 第27页 |
·经营机制较为灵活,充分运用市场化的手段 | 第27-28页 |
·险种齐全,覆盖产品范围广 | 第28页 |
·以完善的法律为依据和保证,规范出口信用保险制度 | 第28页 |
·对我国出口信用保险的启示 | 第28-30页 |
3 我国出口信用保险发展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 第30-43页 |
·我国出口信用保险的发展历程 | 第30-31页 |
·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创办出口信用保险阶段 | 第30页 |
·中国进出口银行成立保险部——双轨经营的中国出口信用保险 | 第30-31页 |
·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成立,专营我国的出口信用保险 | 第31页 |
·我国出口信用保险的现状 | 第31-38页 |
·营业机构不断扩展 | 第32页 |
·业务品种逐步多元化 | 第32-35页 |
·外贸支持率逐步提高 | 第35-36页 |
·出口企业参保意识有所改善 | 第36页 |
·充分支持新兴产业和新兴市场 | 第36-37页 |
·外国出口信用保险机构开始进入我国市场 | 第37-38页 |
·我国出口信用保险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38-43页 |
·政府对出口信用保险的监管机制不健全,缺乏透明的预算机制 | 第38-39页 |
·经营机构资本金不足,业务比例失衡,效率低下 | 第39-42页 |
·保险意识薄弱,出口信用保险的作用尚未得到充分的认识 | 第42-43页 |
4 我国贸易环境的变更及其对出口信用保险的影响与要求 | 第43-53页 |
·WTO规则中关于出口贸易的相关规定 | 第43页 |
·我国加入 WTO时关于对外贸易的承诺 | 第43-44页 |
·加入WTO后我国外贸环境的变化 | 第44-49页 |
·加入WTO能够为我国在新世纪的发展中争取更有利的生存环境 | 第44-45页 |
·贸易保护主义对我国出口增长的威胁进一步增大 | 第45-47页 |
·出口退税机制改革对我国出口增速和总量扩大产生负面影响 | 第47页 |
·我国贸易平衡状况出现较大变化 | 第47-48页 |
·贸易摩擦增多 | 第48-49页 |
·贸易环境变更对我国出口信用保险的影响 | 第49-53页 |
·新的贸易环境下我国出口信用保险的作用更为突出 | 第49-50页 |
·贸易环境的变更为我国出口信用保险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 | 第50-51页 |
·新的贸易环境下我国出口信用保险面临着新的挑战 | 第51-53页 |
5 发展、完善我国出口信用保险的对策 | 第53-59页 |
·加强政府对出口信用保险的主导、扶持作用 | 第53-55页 |
·尽快建立、健全出口信用保险监管体系 | 第53-54页 |
·加大政府对出口信用保险的扶持力度 | 第54-55页 |
·改革现有的出口信用保险经营体制 | 第55-57页 |
·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应改革其经营机制 | 第55-56页 |
·增加市场主体,培育有竞争的市场机制 | 第56-57页 |
·大力发挥行业协会的引导作用 | 第57-58页 |
·积极参与出口信用保险政策的制定和法律法规的建立 | 第57页 |
·积极参与出口信用保险经营的监管 | 第57-58页 |
·与出口企业联合,取得优惠费率 | 第58页 |
·与出口信用保险经营机构联合,共建出口企业信息体系 | 第58页 |
·强化出口企业风险意识和投保意识 | 第58-59页 |
结束语 | 第59-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3页 |
致谢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