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创声明 | 第1页 |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 第3-4页 |
摘 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1 前言 | 第11-38页 |
·DNA分子标记技术及其应用 | 第11-26页 |
·遗传标记及其发展 | 第11-12页 |
·形态学标记 | 第12页 |
·细胞学标记 | 第12-13页 |
·生化标记——同工酶标记 | 第13页 |
·分子标记 | 第13-14页 |
·常用分子标记技术及原理 | 第14-20页 |
·AFLP标记的原理、发展及应用 | 第20-26页 |
·杂交及杂种优势 | 第26-31页 |
·杂种优势的遗传机理 | 第27-29页 |
·杂种优势的预测 | 第29-31页 |
·大菱鲆及其研究概况 | 第31-37页 |
·大菱鲆的生物学概况 | 第32-35页 |
·大菱鲆研究进展 | 第35-37页 |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37-38页 |
2 双列杂交法分析两个大菱鲆养殖群体的杂交效果 | 第38-47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38-41页 |
·亲鱼来源 | 第38页 |
·实验方法 | 第38-39页 |
·人工授精和受精卵孵化 | 第39页 |
·仔鱼培育 | 第39-40页 |
·数据测定 | 第40页 |
·杂种优势分析方法 | 第40页 |
·母性效应分析方法 | 第40页 |
·数据处理 | 第40-41页 |
·结果 | 第41页 |
·不同组合各性状统计量和杂种优势率 | 第41页 |
·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 | 第41页 |
·母性效应和母体表现对比 | 第41页 |
·讨论 | 第41-47页 |
·杂种优势的性状表现 | 第41-42页 |
·杂种优势的时空表达 | 第42页 |
·母性效应的影响 | 第42-47页 |
3 AFLP分析技术在大菱鲆中的应用 | 第47-60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48-51页 |
·材料 | 第48页 |
·方法 | 第48-51页 |
·结果 | 第51-52页 |
·基因组DNA | 第51页 |
·基因组DNA双酶切结果 | 第51页 |
·选择性扩增结果 | 第51-52页 |
·讨论 | 第52-60页 |
·基因组DNA | 第52-53页 |
·双酶切及连接反应 | 第53页 |
·预扩增产物稀释倍数 | 第53页 |
·引物浓度及浓度配比 | 第53-54页 |
·引物组合对选择性扩增的影响 | 第54页 |
·银染细节的完善 | 第54-60页 |
4 两个大菱鲆养殖群体子一代杂种优势的AFLP分析 | 第60-67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61-62页 |
·材料 | 第61页 |
·方法 | 第61-62页 |
·结果 | 第62-65页 |
·AFLP反应结果 | 第62-63页 |
·子一代4 个组合的群体内遗传变异及群体间遗传距离 | 第63-65页 |
·讨论 | 第65-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6页 |
图表索引 | 第76-77页 |
致谢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