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平湖几个鱼类群体遗传多样性的微卫星标记研究
符号说明 | 第1-8页 |
中文摘要 | 第8-10页 |
英文摘要 | 第10-12页 |
1 引言 | 第12-18页 |
·遗传多样性简述 | 第12页 |
·当前国际上较流行的分子标记简介 | 第12-14页 |
·RFLP | 第12-13页 |
·RAPD | 第13页 |
·AFLP | 第13-14页 |
·SSR | 第14页 |
·微卫星标记在鱼类遗传育种中的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16-18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18-31页 |
·实验材料 | 第18页 |
·主要的仪器设备 | 第18-19页 |
·主要的试剂及工具酶 | 第19-21页 |
·微卫星引物及来源 | 第21-22页 |
·实验方法 | 第22-29页 |
·提取基因组DNA | 第22页 |
·微卫星PCR 扩增及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 | 第22-24页 |
·微卫星PCR 产物的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 第24-25页 |
·麦穗鱼PCR 扩增产物的回收、克隆、测序 | 第25-29页 |
·数据统计分析 | 第29-31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31-42页 |
·肌肉组织基因组DNA 提取结果 | 第31页 |
·微卫星PCR 扩增结果 | 第31-32页 |
·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结果 | 第32-33页 |
·鲤鱼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 第33-36页 |
·等位基因组成 | 第33-34页 |
·遗传杂合度和多态信息含量 | 第34-35页 |
·哈代-温伯格平衡和群体遗传分化 | 第35页 |
·群体间的亲缘关系 | 第35-36页 |
·鲫鱼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 第36-38页 |
·群体内等位基因变异 | 第36页 |
·群体间变异与分化 | 第36-38页 |
·麦穗鱼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 第38-40页 |
·鲤微卫星引物对麦穗鱼基因组的扩增结果 | 第38页 |
·微卫星序列分析结果 | 第38-39页 |
·麦穗鱼微卫星等位基因与位点变异 | 第39-40页 |
·黄颡鱼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 第40-42页 |
·微卫星引物筛选结果 | 第40页 |
·微卫星基因型分析 | 第40-41页 |
·微卫星位点基因纯合率、多态信息含量和杂合度 | 第41-42页 |
4 讨论 | 第42-47页 |
·微卫星位点的保守性与种间的可利用性 | 第42页 |
·各群体的高度多态性 | 第42-44页 |
·各群体的哈代-温伯格平衡 | 第44-45页 |
·麦穗鱼微卫星序列 | 第45页 |
·群体间的亲缘关系和分化 | 第45-47页 |
5 结论 | 第47-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5页 |
附录 | 第55-58页 |
致谢 | 第58-59页 |
个人简介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