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7-9页 |
·选题背景 | 第7页 |
·选题目的和意义 | 第7-9页 |
第二章 西部独立学院产生的背景分析 | 第9-15页 |
·独立学院产生的政治背景 | 第9-10页 |
·独立学院产生的社会经济背景 | 第10-11页 |
·独立学院产生的文化背景 | 第11-12页 |
·高校内部体制改革的需要 | 第12-15页 |
第三章 独立学院的内涵、特征及其办学模式的研究 | 第15-23页 |
·独立学院的内涵 | 第15-17页 |
·独立学院的概念 | 第15-16页 |
·试办独立学院的原则 | 第16页 |
·试办独立学院的程序 | 第16-17页 |
·独立学院的特征 | 第17-20页 |
·办学资源优良 | 第18页 |
·办学和管理相对独立 | 第18-19页 |
·运行机制突出一个“民”字 | 第19-20页 |
·独立学院的办学模式 | 第20-23页 |
·校企合作型 | 第20页 |
·兼并改制型 | 第20-21页 |
·中外合作型 | 第21-23页 |
第四章 独立学院和国有民办二级学院及公办、民办大学的比较研究 | 第23-29页 |
·独立学院和国有民办二级学院的比较 | 第23-26页 |
·独立学院和国有民办二级学院两者间的联系 | 第23-24页 |
·独立学院和国有民办二级学院两者间的区别 | 第24-26页 |
·独立学院与公立高校、民办高校的比较 | 第26-29页 |
·独立学院与普通公办本科高校的区别 | 第26-27页 |
·独立学院与民办高校的区别 | 第27-29页 |
第五章 西部举办独立学院的概述 | 第29-39页 |
·西部独立学院办学情况 | 第29-30页 |
·西部举办发展独立学院的优势 | 第30-31页 |
·西部目前已形成一批具有优良的品牌和师资的公立高校 | 第30-31页 |
·生源保证上的优势使得合作者具有较大的积极性 | 第31页 |
·政策上的优惠 | 第31页 |
·西部举办独立学院目前存在的问题 | 第31-34页 |
·独立学院与“母体”关系的问题 | 第32页 |
·独立学院规范化管理问题 | 第32-33页 |
·缺乏独立的师资和有效的用人机制 | 第33页 |
·办学经费筹措问题 | 第33-34页 |
·学科设置及办学特色问题 | 第34页 |
·解决目前存在问题的策略 | 第34-39页 |
·理顺“母体”与独立学院的关系,规范独立学院的领导体制 | 第34-35页 |
·建立一套有效、独立的管理运行机制,促进独立学院的规范化管理 | 第35页 |
·加强独立学院师资队伍建设,加大教师引进、培养的力度 | 第35-36页 |
·建立多渠道融资方式,增强教育、教学经费的筹措 | 第36-37页 |
·科学定位、建立具有办学特色的独立学院 | 第37-39页 |
第六章 西部发展独立学院的意义及前景展望 | 第39-47页 |
·西部发展独立学院的意义 | 第39-42页 |
·独立学院以办学条件好的公立高校为依托,高起点办学,高速度发展,高效益运作,高质量教学,缓解了困扰民办教育的教学质量问题 | 第39-40页 |
·在高等教育中注入了新的竞争机制,形成了多种办学模式共同发展的新格局 | 第40页 |
·高等教育新发展的必有之路 | 第40-41页 |
·独立学院的发展为西部公办高校改革提供了“试验田”,将极大地推动西部高等教育的改革 | 第41-42页 |
·独立学院发展前景分析 | 第42-44页 |
·“借鉴”说 | 第42页 |
·“扩大资源”说 | 第42-43页 |
·“转制”说 | 第43页 |
·“扩大的公平”说 | 第43页 |
·“规范发展”说 | 第43-44页 |
·独立学院在西部发展的前景展望 | 第44-47页 |
·“公退民进”,走上完全意义上的民办高校之路 | 第44-45页 |
·独立学院将在西部长期的存在 | 第45-47页 |
结语 | 第47-49页 |
致谢 | 第49-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3页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及参与科研课题和获得的奖项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