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诉讼法论文--行政诉讼法论文

我国行政诉讼制度的功能定位研究

论文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导言第9-11页
第一章 行政诉讼的功能定位对行政诉讼的具体制度设计有决定性的作用第11-22页
 第一节、诉讼的功能第11-12页
  一、纠纷解决功能第11页
  二、权力制约功能第11页
  三、其他社会功能第11-12页
 第二节、行政诉讼的功能第12-19页
  一、行政诉讼功能概念的澄清第12-13页
  二、行政诉讼功能的理论学说介绍第13-19页
 第三节、功能定位决定具体制度的设计第19-22页
  一、功能定位决定了具体法律制度的主题和追求第19-20页
  二、不同的功能定位决定了不同的法律制度模式第20-22页
第二章 我国现行行政诉讼制度的功能定位及其不足第22-41页
 第一节、对我国行政诉讼制度的功能定位解读第22-28页
  一、对“权利救济”功能定位的解读第23-25页
  二、对“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政”功能定位的解读第25-27页
  三、对“维护、救济、监督”多重功能定位的解读第27-28页
 第二节 现行行政诉讼制度存在的问题与功能定位的模糊有着必然的因果关系第28-41页
  一、受案范围上“局限与扩大”的矛盾第28-31页
  二、原告资格上“限制与放宽”的矛盾第31-33页
  三、审查范围上“全面审与法律审”的矛盾第33-35页
  四、举证责任上严格的“谁主张、谁举证”与“举证责任倒置”的矛盾第35-37页
  五、判决形式上的矛盾第37-41页
第三章 现阶段我国的行政诉讼制度应定位于“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政”第41-60页
 第一节、定位于单向的“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政”功能的原因第41-50页
  一、行政诉讼制度的功能选择应该是单一的第41-42页
  二、决定行政诉讼功能定位的因素第42-47页
  三、单一的“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政”功能定位最能解决我国目前的问题.第47-48页
  四、单一的功能定位并不影响其他功能的发挥第48-50页
 第二节 “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政”功能定位下的具体制度设计第50-60页
  一、扩大受案范围,理论上只要是行政行为都可诉第50-53页
  二、减少对原告资格的限制,适时建立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第53-56页
  三、进一步完善行政诉讼证据制度第56-57页
  四、完善行政诉讼的判决形式第57-60页
结束语第60-62页
参考文献第62-67页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67-68页
后记第68-69页

论文共6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A公司战略匹配与选择研究
下一篇:上海港跨区域发展集装箱运输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