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研究的创新性 | 第1-12页 |
缩略语 | 第12-13页 |
表格一览表 | 第13-14页 |
图一览表 | 第14-15页 |
摘要 (中文) | 第15-17页 |
摘要 (英文) | 第17-20页 |
1 前言 | 第20-22页 |
2 文献综述 | 第22-54页 |
·多糖对免疫功能的影响研究进展 | 第23-41页 |
·多糖对免疫系统的作用 | 第24-32页 |
·多糖对细胞免疫的作用 | 第25-29页 |
激活巨噬细胞 | 第25-26页 |
激活T细胞和B细胞 | 第26-28页 |
激活NK细胞 | 第28页 |
激活补体系统 | 第28-29页 |
·体液免疫 | 第29页 |
·细胞因子 | 第29-31页 |
促进白细胞介素(IL)的生成 | 第30页 |
促进干扰素(IFN)的生成 | 第30-31页 |
诱生肿瘤坏死因子(TNF) | 第31页 |
·第二信使水平 | 第31-32页 |
·对其他细胞因子的影响 | 第32页 |
·抗氧化作用 | 第32-36页 |
·多糖的抗氧化及清除自由基作用 | 第33-34页 |
·多糖的抗氧化作用机理 | 第34-36页 |
·抗肿瘤作用 | 第36页 |
·抗病毒作用 | 第36-41页 |
·多糖抗病毒作用概况 | 第37-38页 |
·多糖抗HIV活性的作用和机理 | 第38-40页 |
干扰细胞与HIVgp120结合 | 第38-39页 |
抑制HIV逆转录酶活性 | 第39页 |
作用于反式激活蛋白tat | 第39-40页 |
增强免疫系统的功能,提高机体的免疫力 | 第40页 |
·多糖在AIDS临床治疗中的应用 | 第40-41页 |
·抗凝血作用 | 第41页 |
·中华鳖的营养与免疫研究进展 | 第41-52页 |
·中华鳖的免疫系统 | 第42-45页 |
·免疫器官 | 第42-44页 |
胸腺 | 第42-43页 |
肾脏 | 第43页 |
脾脏 | 第43-44页 |
粘膜淋巴组织(MALT) | 第44页 |
·免疫细胞 | 第44-45页 |
·中华鳖的免疫功能 | 第45-48页 |
·细胞免疫 | 第45-46页 |
·体液免疫 | 第46-48页 |
·影响鳖免疫应答的主要因素 | 第48-52页 |
·环境因素 | 第48页 |
·免疫原的质量 | 第48页 |
·营养水平与营养素 | 第48-52页 |
蛋白质原料 | 第49页 |
肉碱 | 第49-51页 |
其他 | 第51-52页 |
·结语 | 第52-54页 |
3 研究与讨论 | 第54-93页 |
·超微细菌Glaciecola蛋白多糖提取和超声强化方法的研究 | 第55-64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55-57页 |
·实验原料与处理 | 第55-56页 |
·常规的水浸提法 | 第56页 |
·常规的水浸提法 | 第56页 |
·多糖总量测定、指标及检验 | 第56-57页 |
·结果 | 第57-60页 |
·提取条件对多糖得率的影响 | 第57-58页 |
·提取条件对多糖粘度的影响 | 第58-59页 |
·提取条件对多糖表面张力的影响 | 第59-60页 |
·讨论 | 第60-63页 |
·水浸提法的适宜条件选择 | 第60-61页 |
·超声作用对多糖提取率的影响 | 第61-62页 |
·超声作用对提取液物理性质的影响 | 第62-63页 |
·结论 | 第63-64页 |
·超微细菌Glaciecola的蛋白多糖对鼠免疫功能影响 | 第64-70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64-66页 |
·试验材料 | 第64-65页 |
·方法 | 第65-66页 |
·结果 | 第66-68页 |
·抑瘤率 | 第66页 |
·生命延长率 | 第66页 |
·巨噬细胞的免疫效应 | 第66-67页 |
·对NO合成的影响 | 第67-68页 |
·对SOD活性的影响 | 第68页 |
·讨论 | 第68-70页 |
·超微细菌Glaciecola的蛋白多糖对巨噬细胞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 第70-77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71-73页 |
·材料 | 第71-72页 |
试剂 | 第71页 |
极端细菌菌体及蛋白多糖收集 | 第71页 |
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分离 | 第71-72页 |
·方法 | 第72-73页 |
巨噬细胞活性分析 | 第72页 |
巨噬细胞克隆刺激因子(M-CSF) 表达和活性分析 | 第72-73页 |
·结果 | 第73-76页 |
·PSK对Ox-LDL胁迫的巨噬细胞生存力的影响 | 第73页 |
·PSK对tbOOH胁迫的巨噬细胞生存力的影响 | 第73-74页 |
·rhM-CSF对用tbOOH胁迫的小鼠腹膜巨噬细胞生存力的影响 | 第74页 |
·PSK处理对小鼠腹膜巨噬细胞M-CSF分泌的影响 | 第74-75页 |
·PSK对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的基因表达的影响 | 第75-76页 |
·讨论 | 第76-77页 |
·超微细菌Glaciecola的蛋白多糖对中华鳖抗酸应激能力的影响 | 第77-84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77-79页 |
·实验动物和驯化 | 第77页 |
·细菌多糖获得 | 第77-78页 |
·实验设计 | 第78页 |
·酵母菌液的制备 | 第78页 |
·血细胞的体外培养及涂片、计数 | 第78-79页 |
·血清溶菌活力的测定 | 第79页 |
·血清杀菌活力的测定 | 第79页 |
·血清中皮质醇含量的测定 | 第79页 |
·结果 | 第79-82页 |
·中华鳖幼鳖血细胞吞噬率的变化 | 第79-80页 |
·中华鳖幼鳖血清溶菌活力的变化 | 第80-81页 |
·中华鳖幼鳖血清杀菌活力的变化 | 第81页 |
·中华鳖幼鳖血清皮质醇含量的变化 | 第81-82页 |
·讨论 | 第82-84页 |
·蛋白多糖对中华鳖幼鳖血细胞吞噬率的影响 | 第82-83页 |
·蛋白多糖对中华鳖血清溶菌活力和杀菌活力的影响 | 第83页 |
·蛋白多糖对中华鳖血清皮质醇含量的影响 | 第83-84页 |
·蛋白多糖对中华鳖生长性能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 第84-93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84-87页 |
·材料 | 第84-85页 |
·方法 | 第85-87页 |
试验设计 | 第85页 |
生产性能指标测定 | 第85-86页 |
免疫器官指数测定 | 第86页 |
血清超氧化物岐化酶(SOD)活力测定 | 第86-87页 |
血清溶菌酶活力测定 | 第87页 |
数据处理 | 第87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87-90页 |
·蛋白多糖对中华鳖生长性能的影响 | 第87-88页 |
·蛋白多糖对中华鳖免疫器官指数的影响 | 第88-90页 |
·血清超氧化物岐化酶(SOD)活力和溶菌酶活力 | 第90页 |
·讨论 | 第90-93页 |
·超微细菌多糖对中华鳖生长性能的影响 | 第90-91页 |
·超微细菌多糖对中华鳖免疫器官指数的影响 | 第91页 |
·超微细菌多糖对中华鳖血清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 第91-93页 |
4 提示与展望 | 第93-97页 |
·提示 | 第94-96页 |
·展望 | 第96-97页 |
参考文献 | 第97-110页 |
附录A: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 第110-111页 |
附录B: 作者简介 | 第111-112页 |
附录C: 致谢 | 第112-11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