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无线通信论文--移动通信论文

无线传感器网络自定位技术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4页
   ·研究背景第9-10页
   ·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的自定位技术第10-11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2页
   ·本文的研究内容及结构安排第12-14页
第二章 无线传感器网络概述第14-23页
   ·无线传感器网络简介第14-17页
     ·无线传感器网络体系结构第14-15页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特点第15-16页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性能评价第16-17页
   ·无线传感器网络关键技术第17-20页
     ·数据采集第17页
     ·数据计算第17-18页
     ·路由协议第18-19页
     ·定位技术第19-20页
   ·无线传感器网络研究问题第20-21页
     ·基础层第20页
     ·网络层第20页
     ·数据管理与处理层第20-21页
     ·应用开发环境层第21页
     ·应用层第21页
   ·无线传感器网络应用领域第21-22页
   ·本章小结第22-23页
第三章 无线传感器网络自定位机制与算法分析第23-40页
   ·自定位系统和算法的性能评价第23-25页
   ·自定位系统和算法的分类第25-28页
     ·物理定位与符号定位第25页
     ·绝对定位与相对定位第25页
     ·紧密耦合与松散耦合第25-26页
     ·集中式计算与分布式计算第26页
     ·基于测距技术的定位和无需测距技术的定位第26-27页
     ·粗粒度与细粒度第27页
     ·三角测量、场景分析和接近度定位第27-28页
   ·典型的自定位系统与算法第28-39页
     ·Range-based定位机制第28-30页
     ·Range-free定位算法第30-36页
     ·几种分布式Range-free定位算法的仿真及性能比较第36-39页
   ·本章小结第39-40页
第四章 DV-Hop算法及其改进算法第40-57页
   ·WSN基本定位技术第40-43页
     ·三边测量定位技术第40-41页
     ·三角测量法第41-42页
     ·最大似然估计定位第42-43页
   ·DV-Hop定位算法第43-53页
     ·传统的DV-Hop定位算法第43-46页
     ·改进的DV-Hop定位算法第46-47页
     ·4个以上锚节点时的Chan算法第47-50页
     ·锚节点的位置布置第50-53页
   ·算法仿真结果与性能分析第53-56页
   ·本章小结第56-57页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第57-59页
   ·本文工作总结第57页
   ·未来工作展望第57-59页
致谢第59-60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60-61页
参考文献第61-64页

论文共6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天津联通移动通信业务的发展战略研究
下一篇:交联聚乙烯亚胺—钴络合物膜的制备及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