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植物学论文--植物生态学和植物地理学论文

人为干扰对石林喀斯特山地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和群落结构的影响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0页
第一章 引言第10-16页
 第一节 研究意义第10-11页
 第二节 研究现状第11-14页
 第三节 研究目的和内容第14-16页
第二章 研究地区概况第16-18页
 第一节 研究地区概况第16页
  1. 地理概况第16页
  2. 植被分布现状第16页
 第二节 样地自然特征和人为干扰历史第16-18页
第三章 研究方法第18-22页
 第一节 地上植被、萌生和幼苗的调查第18页
 第二节 土壤种子库取样与萌发实验第18-20页
 第三节 数据处理第20-22页
  1. 植物区系数据处理第20页
  2. 群落结构和物种多样性数据处理第20-22页
第四章 云南石林地区喀斯特山地种子植物区系成分的研究第22-37页
 第一节 植物区系成分的组成第22页
 第二节 科级区系分析第22-25页
 第三节 属的分布区类型分析第25-26页
 第四节 种的地理成分分析第26-33页
  1. 世界分布第26-27页
  2. 泛热带分布第27-28页
  3. 热带亚洲和热带美洲间断分布第28页
  4. 旧世界热带分布第28页
  5. 热带亚洲至热带大洋洲分布第28页
  6. 热带亚洲至热带非洲分布第28-29页
  7. 热带亚洲(印度—马来西亚)分布第29页
  8. 北温带分布第29页
  9. 东亚和北美洲间断分布第29-30页
  10. 旧世界温带分布第30页
  11. 温带亚洲分布第30页
  12. 地中海区、西亚至中亚分布第30页
  13. 中亚分布第30页
  14. 东亚分布第30-31页
  15. 中国特有分布第31-33页
 第五节 云南石林喀斯特山地植物区系的特征第33-37页
  1. 热带和温带成分相结合,亚热带性质明显第33-34页
  2. 东亚成分较多,地区特有种丰富第34-35页
  3. 喀斯特山地专有种多,岩溶特性显著第35页
  4. 栽培植物区系来源多样,部分物种危害性凸现第35-37页
第五章 人为干扰对石林喀斯特山地植物群落结构和物种多样性的影响第37-45页
 第一节 不同人为干扰下各植物群落结构及物种组成特征第37-40页
 第二节 不同人为干扰下各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比较第40-43页
  1. 各群落乔木层物种多样性的比较第40-41页
  2. 各群落灌木层物种多样性的比较第41-42页
  3. 各群落草本层物种多样性的比较第42页
  4. 不同人为干扰下各群落相同种和相似性系数比较第42-43页
 第三节 讨论第43-45页
第六章 石林喀斯特山地不同植物群落土壤种子库特征研究第45-55页
 第一节 土壤种子库萌发进程第45-46页
 第二节 土壤种子库储量和垂直分布第46页
 第三节 土壤种子库的生活型组成第46-48页
 第四节 土壤种子库的优势成分第48-51页
 第五节 土壤种子库的物种多样性第51页
 第六节 不同样地土壤种子库的相似性第51-52页
 第七节 土壤种子库与地上植被的相关性第52-53页
 第八节 讨论第53-55页
第七章 讨论与建议第55-59页
 第一节 人为干扰对群落更新方式的影响第55-56页
 第二节 土壤种子库中乔木种子稀少原因第56页
 第三节 植被恢复与石林特色喀斯特的景观适配性问题第56-57页
 第四节 建议第57-59页
第八章 结论第59-60页
参考文献第60-68页
发表文章第68-69页
致谢第69页

论文共6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股权流通性的中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对公司绩效的影响研究
下一篇:具有可调自由参数的广义Bézier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