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言 | 第1-13页 |
§1.1 课题来源和研究目的 | 第7-8页 |
§1.1.1 课题的背景及来源 | 第7-8页 |
§1.1.2 研究的目的、意义及现状 | 第8页 |
§1.2 仿真软件的选择 | 第8-11页 |
§1.2.1 各种仿真软件的优缺点及仿真软件的选择 | 第8-9页 |
§1.2.2 SABER软件介绍 | 第9-11页 |
§1.3 科研工作基础和本课题研究的内容 | 第11-13页 |
§1.3.1 已进行的科研工作和具备的基础 | 第11-12页 |
§1.3.2 本课题研究的内容 | 第12-13页 |
第二章 客车逆变电源的工作原理 | 第13-23页 |
§2.1 逆变器主电路 | 第13-15页 |
§2.1.1 逆变器主电路的基本形式 | 第13-14页 |
§2.1.2 三相全桥电压型逆变电路 | 第14-15页 |
§2.2 逆变器控制技术 | 第15-17页 |
§2.2.1 脉宽调制技术(PWM) | 第15页 |
§2.2.2 正弦脉宽调制技术(SPWM) | 第15-17页 |
§2.3 客车逆变电源的主电路和控制技术 | 第17-23页 |
§2.3.1 DC600V客车空调电源的主电路 | 第17-19页 |
§2.3.2 客车逆变电源的控制技术 | 第19-23页 |
第三章 逆变器电压谐波的影响因素 | 第23-38页 |
§3.1 SPWM波形的生成方法 | 第23-27页 |
§3.1.1 常用的四种SPWM波采样法 | 第23-24页 |
§3.1.2 自然采样法输出电压的傅立叶分析 | 第24-27页 |
§3.2 逆变器输出波形性能指标 | 第27页 |
§3.3 正弦调制波中注入3K次谐波 | 第27-29页 |
§3.4 互锁时间T_d对输出电压的影响 | 第29-34页 |
§3.4.1 空载和带电阻性负载时 | 第31-32页 |
§3.4.2 感性负载时 | 第32-34页 |
§3.5 IGBT的开关特性对输出电压的影响 | 第34-36页 |
§3.6 输出电压闭环反馈控制 | 第36-37页 |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第四章 MAST语言建模及SABER仿真技术 | 第38-43页 |
§4.1 SABER的MAST语言建模 | 第38-40页 |
§4.2 仿真技术 | 第40-43页 |
§4.2.1 SABER的仿真步骤 | 第40-41页 |
§4.2.2 SABER的功能 | 第41-43页 |
第五章 客车逆变电源系统的仿真 | 第43-59页 |
§5.1 仿真系统的构成 | 第43-45页 |
§5.1.1 主电路部分 | 第43-44页 |
§5.1.2 控制电路部分 | 第44-45页 |
§5.2 仿真结果与试验结果 | 第45-49页 |
§5.2.1 空载时 | 第45-47页 |
§5.2.2 额定负载时 | 第47-49页 |
§5.3 纯阻性负载时的仿真结果 | 第49-51页 |
§5.4 不同互锁时间下的仿真结果 | 第51-53页 |
§5.4.1 空载时 | 第51-52页 |
§5.4.2 额定负载时 | 第52-53页 |
§5.5 不同载波频率下的仿真结果 | 第53-55页 |
§5.5.1 空载时 | 第53-54页 |
§5.5.2 额定负载时 | 第54-55页 |
§5.6 不同LC值下的仿真结果 | 第55-57页 |
§5.7 结论 | 第57-59页 |
§5.7.1 载波频率的选择 | 第57-58页 |
§5.7.1 滤波参数的选择 | 第58-59页 |
第六章 总结及展望 | 第59-61页 |
附表 | 第61-65页 |
致谢 | 第65-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