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 第1页 |
一、休谟情感论的理性主义基础:观念 | 第7-14页 |
(一) 情感的起源:观念的产生 | 第8-10页 |
(二) 情感的变化:观念的联系 | 第10-12页 |
(三) 情感变化的原则:观念通则 | 第12-14页 |
二、休谟情感论的非理性主义核心:自我 | 第14-32页 |
(一) “自我”的非理性主义的思想体现:情感原则 | 第14-21页 |
1、苦乐原则:“自我”的损益 | 第15-16页 |
2、时空原则:与“自我”的距离 | 第16-18页 |
3、相关原则:与“自我”有关 | 第18-21页 |
(二) “自我”的非理性主义思想的影响 | 第21-25页 |
1、对亚当·斯密的影响 | 第21-24页 |
2、对尼采的影响 | 第24页 |
3、对西方社会政治思想的影响 | 第24-25页 |
(三) 对“自我”的非理性主义思想的评析 | 第25-32页 |
1、“自我”的非理性主义思想的意义:解开情感之谜 | 第26-29页 |
2、“自我”的非理性主义思想的缺陷:抽掉物质的基础 | 第29-32页 |
三、休谟情感论的本质:理性主义和非理性主义相统一的思想萌芽 | 第32-35页 |
结语 | 第35-37页 |
参考文献 | 第37-41页 |
后记 | 第41-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