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诉讼法论文--行政诉讼法论文

行政诉讼撤诉制度研究

引言第1-10页
第一章 行政诉讼撤诉概述第10-15页
 一、行政诉讼撤诉概念与特征第10-11页
 二、行政诉讼撤诉的性质第11-12页
 三、行政诉讼撤诉与民事诉讼撤诉的区别第12-13页
 四、行政诉讼撤诉制度的意义第13-15页
  (一) 尊重当事人对诉权的处分第13-14页
  (二) 节省司法成本第14-15页
第二章 行政诉讼撤诉制度的理论基础第15-23页
 一、诉权理论的发展第15-17页
  (一) 国外诉权理论第15-16页
  (二) 我国诉权学说第16-17页
 二、行政诉权的界定及其性质第17-20页
  (一) 诉权的概念及其内容第17-18页
  (二) 行政诉权的界定第18-19页
  (三) 行政诉权的性质第19-20页
 三、行政诉权的行使第20-23页
  (一) 主体适格第20-21页
  (二) 所诉的行为必须符合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第21页
  (三) 具有诉的利益第21页
  (四) 诉权必须依法行使第21-23页
第三章 行政诉讼撤诉的现状与问题第23-34页
 一、行政诉讼撤诉的现状第23-27页
  (一) 申请撤诉、视为申请撤诉和按撤诉处理第23-25页
  (二) 撤回起诉和撤回上诉第25-27页
 二、行政诉讼撤诉存在的问题第27-30页
  (一) 未规定原告申请撤诉的条件第27页
  (二) 错误理解法院审查的功能第27-28页
  (三) 申请撤诉的时间限定不合理第28-29页
  (四) 撤诉后不能再行起诉的限制不当第29页
  (五) 视为申请撤诉,实践中缺乏可操作性第29-30页
  (六) 裁定准许撤诉成为主要的结案方式第30页
 三、问题形成的原因第30-34页
  (一) 行政权过于强大、难于制约,司法权过于软弱、缺乏权威第31-32页
  (二) 立法上没有调解制度的规定,实践中法官通过协调处理,原告申请撤诉第32-33页
  (三) 对原告行政诉权的关注不够,行政诉讼撤诉制度规定缺乏合理性第33-34页
第四章 行政诉讼撤诉比较研究第34-40页
 一、国外行政诉讼撤诉制度第34-36页
  (一) 英国第34-35页
  (二) 美国第35页
  (三) 法国第35页
  (四) 德国第35-36页
  (五) 日本第36页
 二、撤诉制度比较研究第36-40页
  (一) 共同之处第36-37页
  (二) 不同之处第37-38页
  (三) 分析第38-39页
  (四) 借鉴第39-40页
第五章 行政诉讼撤诉制度的完善第40-48页
 一、行政诉讼撤诉制度完善之原则第40-41页
  (一) 处分原则第40页
  (二) 中立性原则第40-41页
 二、完善行政诉讼撤诉制度第41-44页
  (一) 增加法院在原告撤诉时的告知义务第41页
  (二) 明确规定申请撤诉的条件第41-42页
  (三) 确认原告对撤诉裁定的上诉权第42页
  (四) 延长申请撤诉的期限第42页
  (五) 原告撤诉后可以同一事实和理由再行起诉,但应予以适当限制第42-43页
  (六) 明确规定原告不履行法定诉讼义务的行为,按撤诉处理第43页
  (七) 应当考虑撤诉对诉讼时效的影响第43-44页
 三、建立行政诉讼调解制度第44-48页
  (一) 实行行政诉讼调解具有可行性第44-46页
  (二) 行政诉讼调解具有独特的司法功能,可极大地推动行政审判工作第46-48页
结语第48-49页
参考文献第49-52页
后记第52页

论文共5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视觉媒体语义自动提取关键技术研究
下一篇:生长牛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消化代谢规律的研究